最新貴州導游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貴州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下午好!我叫xx,大家叫我小x,或者x導都可以。
現在我們先游覽小七孔風景區,景區全長7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百多個游覽景點。小七孔風景區響水河上橫跨著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橋,“小七孔風景區”因此得名。景區特有的奇、俊、秀、古、雄等自然美,飽含著濃郁的布依、水、苗、瑤等民族風情。整個小七孔風景區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為一體。
首先,我們看見的是這里的六十八級瀑布,水面時寬時窄,水流時而急促狂瀉時而平坦舒緩,水的顏色也隨著不同的狀態而變化,在這樣的極端中,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種矛盾的和諧。拉雅瀑布距小七孔橋百余米,瀑寬10米,落差30米,瀑勢如山倒,吼聲狀雷,頗為壯觀。龜背山原始森林漫山野生著無數龜背竹,故名。巖石崢嶸,怪石嶙峋,古木參天。藤蘿纏繞水上森林荔波小七孔景區的一個著名的景觀,其屬于罕見的巖溶地貌水上森林區。水中有石,石上有樹,樹植水中,這種水、石、樹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嘆為觀止,遠遠望去宛如漂在水上。鴛鴦湖由大小兩個天然湖泊相連而成,大小湖這間有長約700米的“水上林蔭”,兩岸秀木枝蔓成棚。湖區濃蔭四匝,水鳥相呼,境界幽絕。置身其間,有如仙境。
小七孔景區融山、水、林、洞、湖為一體,以精巧、秀美、古樸、幽靜著稱。我們現在到達的就是小七孔景區的首站響水河。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條河就是響水河,為什么它被稱為“響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腳步靜靜地聽一下......大家是否聽到了響水河水聲隆隆?這是因為小七孔景區內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為層層巖石疊積,沿著山腳的公路朔流而上,響水河出現層層疊疊的落差,這段河床全長1.6千米,落差就達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達68級,所以你們就能在數里之外聽到響水河的聲音,這也就是“響水河”名稱的由來......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坐橫跨在響水河上由條石砌成的七孔拱橋,就是我們著名的小七孔橋,又稱響水河橋。這座橋高5.5米,長40米,寬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這座橋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可是荔波通往廣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橋畔原有一塊“萬古興橋”碑,刻有“群山巖浪千千歲,響水河橋萬萬年”的詩句,可見這座七孔拱橋在當時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現在從古橋俯瞰水面,大家看見的水面清澈見底,猶如照鏡,大家可知小七孔橋下的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稱“七孔塘”。之所以說它奇特,是因為涵碧潭是響水河和樟江河交匯前一壩堵水而成,樟江水清,響水河更潔,大雨過后,樟江水變渾濁,可是響水河依然清澈如常,在兩河匯合處依舊涇渭分明,這可是喀斯特森林的特殊水文效應所形成的奇觀,這也是其最為奇特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小七孔橋恰橫跨在這涵碧潭上,如玉帶纏身。清澈如鏡的潭水把群山、古樹、橋景、綠蔭一并印入水中,倒影粼粼,波光爍爍,山水潭景,分外迷人,這也是令游客留戀忘返的絕佳景致,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現在我們到達的是龜背山原始森林,龜背山腳下就是響水河伏流出口所在。龜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觀的縮景。森林密藏,古樹參天,林中有許多珍惜樹種和奇花異草。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喀斯特奇特的森林奇觀,喀斯特水上森林。大家看到在這巖縫中盤結的樹根,不少樹根因為激流的沖刷,裸露水面,奇形怪狀,而這種林水交融,互為依存的奇景也是這里之所以能夠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原因之一。這里的喀斯特洼地森林,溪水潺潺,終年不涸。居住在附近的瑤族人,從這里引清泉經4千米的路程,到瑤山鄉供人畜飲用,所以這里的水源又被人們稱做“瑤池”。
我們現在要到的地方是鴛鴦湖,之所以叫“鴛鴦湖”是因為這里有兩個水面相連的喀斯特盲谷湖,其中一顆布依語稱叫“王盤”,一顆叫“王瑪”,因為兩湖并聯相依,如同鴛鴦雙棲,所以現在就稱其為鴛鴦湖。湖面積約20公頃,水深處達30米,大家可以到鴛鴦湖乘船游覽,去體驗樹影波光交織,山風、水聲、林嘯、鳥鳴相融的神奇景致。
現在,我們要去的是樟江風景最為秀麗的一段——水春河,樟江是珠江上游源頭河流之一,從荔波縣城的時來大壩頂端入口,上朔水春河谷唯一的布依古寨長達6前面的河段,就是水春河。水春河段首至段尾,落差約100余米,河兩岸絕壁夾峙,怪石突兀。大家往崖壁上看,是否看見崖壁上天然形成的奔馬和前方的綠毛龜?這象是凝固的浮雕,是喀斯特神奇景致。我們乘船游覽水春河而下,將看到兩個少數民族村寨,一個是水扒水族村,一個是水春布依村。水族村寨民風古樸,他們的居所依山傍水,而他們的酒文化、魚文化、木雕石刻更是別有風采,大家到時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布依村寨是水春河10里峽谷里唯一的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500多村民,房屋是桿欄式建筑,那里自然條件很好,就象一個自己自足的“小桃花源”。另外,大家還可以在水春河漂流,水春河的漂流被稱為“黔桂第一漂”,大家去體驗一下水春河漂流帶來的驚險和刺激吧!...... 這次的旅行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再來這美麗迷人的喀斯特旅游勝地!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2
各位旅客: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游小楊,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獲,也祝大家旅途愉快。
①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民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x。
②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系,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所以說,苗族來源于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于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于西南部的貴州,并在這里扎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
③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筑——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征,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欄式建筑,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后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和關動物。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于堆放谷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置一種有特色的椅子,由于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上面坐著刺繡,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3
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據說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后裔。江西苗族遷徙西江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體系,到西江后又長期處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狀況,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發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統治者欲同化也鞭長莫及。
雷山苗族銀飾以其鮮明的特色在中國苗族銀飾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響的銀飾制作村是雷山縣大溝鄉控拜,該村是中國苗鄉聞名的銀匠村。控拜幾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銀飾制作技術,沿襲了若干代人。這里的銀飾藝人除了滿足本縣的需要外,還走南闖北,云游四鄉以銀飾手藝為生。遠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邊遠縣份,還可以尋到這里銀飾藝人的蹤跡。
最負盛名的中國苗族銀飾是雷山和臺江,兩地的苗族女子節日盛裝的銀冠,銀角和銀鳳雀等頭飾雍容華貴,連小姑娘都頭戴華麗的銀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橋港苗族女子。6寸長的細褶裙,層層纏繞腰間,使臀圍顯得特別豐滿,內穿青布緊身大襟衣,外穿深紅緞對襟短衣,短裙,前圍腰長及膝部,后圍腰長至腳跟。系織花腰帶,又垂8根花帶于身后,如錦雞羽毛。下著青布緊腿褲,腳穿翹尖繡花鞋,頭綰大髻,戴鳳雀銀釵,身佩各種銀飾。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為自己的聯絡工具。“鼓藏節”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節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體現。據說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豬年遷到西江的,豬年至豬年恰合一個小甲子(20xx年)。20xx年一次鼓藏節也就約定俗成。西江鼓藏節是一個規矩嚴格、習俗繁多的節日。殺豬那天要聽“鼓藏頭”家凌晨五點以前殺叫的聲音以后,四邊人才能動手。鼓藏節到來的頭兩年,規定第一年(豬年)為起鼓(引鼓),要跳蘆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蘆笙首先由“鼓藏頭”家的姑娘先起頭跳兩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進場去載歌載舞。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隨我一起瀏覽如詩如畫的萬峰湖林風景區,很榮幸和大家一起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在此,預祝各位游客朋友旅途愉快!
萬峰林是國家級風景區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興義市東南部成千上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被不少專家和游人譽為“天下奇觀”。
興義市位于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喀斯特地形突出,形成了獨特的錐形喀斯特地質景觀。
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過萬峰林,贊嘆這片連接廣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形勝”,相傳還發出這樣的贊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
萬峰林景區距離興義市約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為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東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觀,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戀,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郁的樹林融為一體,構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態環境,形成天底下罕見的峰林田園風光。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5
中國最大的瀑布、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白水河上。周圍巖溶廣布,河寬水急,山巒疊嶂,氣勢雄偉,歷來是連接云南、貴州兩省的主要通道。現有滇黔公路通過。白水河流經當地時河床斷落成九級瀑布,黃果樹為其中最大一級。瀑布寬30公尺(夏季可達40公尺),落差66公尺,流量達每秒2,000多立方公尺。以水勢浩大著稱,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瀑布對面建有觀瀑亭,游人可在亭中欣賞洶涌澎湃的河水奔騰直泄犀牛潭。騰起水珠高90多公尺,在附近形成水簾,盛夏到此,暑氣全消。瀑布后絕壁上凹成一洞,稱“水簾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為瀑布所遮,可在洞內窗口窺見天然水簾之勝境。
它是以當地的一種常見的植物“黃果樹〞而得名。以其雄奇壯闊的大瀑布、連環密布的瀑布群而聞名于海內外,十分壯麗。并享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西線旅游中心安順市西南45公里處,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東北距貴州省會貴陽市150公里,有滇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黃果樹機場、320國道、貴(陽)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新建的清(鎮)黃(果樹)高速路直達景區。景區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為主體。
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是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景區內以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為中心,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科學手段,測得亞洲最大的瀑布———黃果樹大瀑布的實際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分布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欣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穿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缺乏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
貴州是云貴高原的心跳,是華夏神州的多彩樂園。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形態,山川秀麗是貴州人民得天獨厚的財富紐帶。歡迎您走進多彩貴州,熱情好客的貴州人將與你一同領略風格迥異的黔中山水人文。我是導游員小代,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去游覽黃果樹----天星橋風景區。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景區是5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黃果樹——天星橋。它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6公里處,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天然園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主要觀賞的是山水 林洞 根藤 石瀑的美妙結合。天星橋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制千古絕畫”的這幅對聯,點出了天星景區的神韻。
首先我們進入天然盆景區。它由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和水石盆景組成。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水中又生樹,比起云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漫步其中,可謂是人在畫中游。現在我們看見散落在水中的石頭共有365塊。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它蘊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步開數,因為每塊石頭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你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的景色,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你徹底放松,而這里,得名“數生步”。景區內還有一棵代表性的“根抱石”自然景觀——美女榕。這是個巧奪天工的杰作,有人說她像敦煌的飛天,也有人像一個跳水女王。它是由一塊巖石,像雕塑家般用自己堅硬的身軀去塑造這顆榕樹的'根。使其變化發展,粗細得體,最后生成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片開闊的湖面就是天星湖,這里是西游記中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的拍攝點,繼續走下去,就來到了天星洞,洞內有多個巨大洞廳和眾多喀什特洞穴景觀。
最后我們來到的是水上石林。它是天星景區的下段,景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布露于水面。奇妙的是石上竟有奇特植被生長。如石筍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小灌木。重重疊疊的仙人掌,星星點點的小花,美不勝收。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銀鏈墜潭瀑布。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呈漏斗狀,水落下來像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又似千千萬萬條銀鏈,是黃果樹瀑布群中號稱形態最美的瀑布。
好了,朋友們,天星橋景區到這里就畫上句號了。在短短的時間里與各位相識,現在就要和各位說再見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說再見又怎能更好的相見了!所以為了證明這句話,我們會再見的。希望在這景區的短短相識和景區的美麗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哈!歡迎大家參加重慶航旅貴州旅游團隊。我是大家此行導游員木可。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壯美大瀑布 多彩貴州風 相信有很多人對貴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俗語;我想三千八百萬貴州各族人民不會認同,因為它的描述與實際的貴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鄉處處平、人逢節日遍身銀”才是真正的貴州。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實乃“中國之寶貝”。 根據“貴州”二字寫法,乃‘中、一、貝、州’,即‘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一語道破貴州的奇特與珍貴。貴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結合、和諧相伴的一個大寶貝,是自然與人類文化的一片凈土。貴州的“天”—潔凈、濕潤、氣候宜人;貴州的“地”—由變化萬千的喀斯特奇觀構成;貴州的“人”—生活在多種文化環境之中,并且創造出絢爛多姿的文化與文明。貴州位于北緯24〃37′到29′13′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在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飽受炎熱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澇的危害、沙塵暴的'襲擊;自然災害正在大范圍地侵蝕人類的家園,可是在貴州這塊寶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兩雨、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儼然一個難得的大空調。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境,造就了貴州種類繁多、覆蓋豐厚的綠色植被,演繹出“山山張家界、處處九寨溝”神奇畫卷,由此得到‘公園省’、‘空調省’的美譽,這正是貴州動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劉伯溫曾經預言:“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云貴以什么來取勝江南呢?劉伯溫又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貴州風光的集中表現就是那莽莽大山了。貴州屬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據境內地土面積的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到過云南的人,也許聽說過它的“十八怪”;這次去貴州旅游,貴州也有八怪
第一怪:石片當瓦蓋
貴州的石頭很特別,層次清楚,能剝離出幾厘米厚的石片兒,用這些石片兒代替傳統的燒結瓦,雖面積不是太統一和整齊,但免去了燒制的耗費,且比瓦片結實耐用,何樂而不為?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車快
貴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艱難,盤山公路在山上繞了一圈兒又一圈兒,即使再快的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環一環的繞上去,路程自然是人們行走小徑的幾十倍,因而,等汽車繞上去了,即便是腳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達了啊!
第三怪:半邊房屋依山蓋
安順龍宮景區就有許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體作為后沿墻,巧借地勢,也省去了一面墻的石料,據老百姓講,這樣建屋還有冬暖夏涼的優勢呢!
第四怪:山包兒獨立在
貴州的山,尤其在黔西南、黔南等地,貴州的山都是獨立突兀的,只有山腳下是相互連在一起的,遠不象云南的山巒,連接起來是同一個山脊那樣綿延起伏、峰巒疊翠,這可能就是山包兒獨立在的所在吧?
第五怪:房頂上種菜
這并非普遍現象,而是一種特殊的方式,就是條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時,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頂,然后留有女兒墻,在女兒墻內鋪上好土,種些常用蔬菜,卻也落得個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豐衣足食般的感覺!
第六怪:辣椒當成家常菜
貴州地處高原山區,同時雨勤構成了完整的潮濕氣候,常吃辣椒可以驅寒強身吧?有時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邊緣,在萬里夕陽中的居民也是凡食畢有辣椒,那他們是為了什么呢?也許惡劣的食品條件下,為了下飯吧?貴州居民特別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當地諺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躥躥(意為不穩)”。由此也衍生出兩道名菜:一是酸湯魚。制作時先將西紅柿、生姜等放入米湯中,存于瓦缸發酵,再加入多種中草藥及花椒、蔥、香椿等與魚煮之,湯鮮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開。二是虎皮辣椒,即將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條,拌以醬油等作料,裝盤上菜。
第七怪:三個老鼠一麻袋
這里的老鼠當然指的是碩鼠,每個好幾公斤重的樣子,幾個就能裝一麻袋。
不過,這個怪應該和云南的三個老鼠一麻袋應該是如出一轍。
第八怪:廁所隨身帶
指過去廁所少,苗族人長裙,隨處可如廁方便。在貴州,苗、侗、布依等40多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婦女尤喜以銀飾裝扮,據說一個苗族婦女全身所披銀飾品重達16千克。但在田間勞作時,則不戴飾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稱百折裙)。當需“解手”時,隨時可蹲下,裙四下張開籠罩,宛若一天然廁所。
還有聽到另外導游所言:越丑越好賣(貴州天麻)樹皮當成藥來賣(貴州杜仲)酒香不飄國內飄國外(貴州茅臺)……
貴陽的女子特別忌諱被叫做“小姐”,據說稍有姿色的女子可被稱呼為“釘子”,按照姿色等級分為——金釘子 銀釘子 銅釘子 鐵釘子。少數民族又將女子稱呼為“娘娘(niangniang請念第一聲)”。相對應,略有幾分姿色,或者說可以參加加油好男兒比賽的男子。被叫為“鉗子”,金鉗子 銀鉗子 銅鉗子 鐵鉗子。
最新貴州導游詞 篇8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葉。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美麗的黃果樹景區。大家要注意,在游覽過程中要做一位文明的游客。好了,下面我們就開始游覽吧。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黃果樹景區,大家仔細聽一聽,是不是有“嘩嘩〞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那就是瀑布的聲音。我們馬上就要到瀑布旁了,大家是不是聽到了很大的瀑布聲,幾乎要把我們的`聲音蓋過了。
現在我們已經在瀑布前了,瀑布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猶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飛,高達數千米,落在瀑布右側的小鎮上,這樣就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銀雨灑金街〞的奇景。現在請大家跟著我順著西面的石階往下走。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谷底,大家看我們離瀑布非常近,中間只相隔一口小綠潭。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灑到我們臉上。
這兒燦爛的陽光折射透過瀑布沖擊時濺起的霧,看到了犀牛潭的彩虹!
彩虹在犀牛潭頂部,就像瀑布戴了美麗的花環。正是這美麗,才使黃果樹瀑布頓生雄姿蓋世,艷陽照天之感!
接著,我們朝水簾洞走去。聽說那曾是美猴王的天地,真期待!
咦,水簾洞里怎么沒有傳說中的石盆、石床、石凳和石碗,洞里還又冷又黑,石洞的水滴到人身上,也感到幾絲涼意。
走出水簾洞,我又往上望去,彩虹已經消失了。
瀑布的源頭好似有一道門,直通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水就從門來到它的源頭,不停地流,與瀑布融為一體。我不禁想道:如果當時李白不是去廬山瀑布,而是黃果樹瀑布,那么"飛流直下三千尺"指的不是廬山,而是黃果樹瀑布了!
【最新貴州導游詞】相關文章:
貴州導游詞03-21
貴州貴陽黔靈山景區導游詞-貴州導游詞12-31
貴州龍宮導游詞03-25
貴州梵凈山導游詞03-27
貴州景點導游詞03-15
貴州旅游導游詞08-07
貴州貴陽導游詞04-11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12-25
貴州天星橋的導游詞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