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雁蕩山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雁蕩山導游詞1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黃山好客旅行社的導游婁佳瑤,歡迎您們來到黃山旅游,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了,在這里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區的概況。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我們要游覽的是黃山風景區是黃山山系的精華部分,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于黃山市管轄。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里甚至萬里來到這里,為的就是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首先美在它的“奇峰”。這里山山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后命名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頂次二(1860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30米),這三大峰和風姿獨秀的始信峰(1683米)是黃山的代表性景點,來此一游的朋友哪怕是只登上這四奇峰中的一座,也算不慮此行了。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登上第一座山峰,我再把黃山的“四絕”分別作個介紹。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是奇松。它奇在什么地方呢?奇松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一般情況下,凡有土的地方就能長出草木和莊稼,但黃山的松樹大都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
怪石,是黃山勝景的第二“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狀的.巖石,它們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較高有“飛來石”、“仙人下棋”等等。
我們再來說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處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
最后向大家介紹一下溫泉。我們經常去游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的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有興趣的朋友不仿去體驗一下,溫泉的功效美容養生應該人人都知道的。
黃山的確是一個旅游、避暑和賞雪的好去處,這里我也要溫馨提醒大家,不要隨手亂扔垃圾,不要在巖石上刻字留名,最后祝大家黃山之行愉快。
雁蕩山導游詞2
大家好!這次旅行是由我來帶領大家有黃山,我叫小陳,以后大家就叫我陳導。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黃山吧!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世界游覽勝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兩游黃山后,不禁贊嘆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又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下面,我就把黃山“四絕”分別作介紹。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然是奇松。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黃山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郁郁蔥蔥,生氣勃勃。黃山松特有的天然造型。在長相、姿態上,有各不相同。那就是怪石。
怪石是夠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拿著拐杖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態!接著,我們再來說云海,云海是多么壯觀,變幻無窮。
游客們,今天的旅游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精疲力盡了吧!再堅持一會兒,享受一下我們黃山“四絕”的最后一絕——山腳下的溫泉。溫泉又叫湯泉,它的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確有一定的療效。
游客們,黃山“四絕”已介紹完了,該和大家再見了,以后我還會帶領大家去更多的地方。
雁蕩山導游詞3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郁濃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彌漫的云霧為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的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告別吧!
雁蕩山導游詞4
靈巖正當其中,人視為雁蕩山的“明庭”。元代文學家李孝光云:“峭刻瑰麗,莫若靈峰;雄壯渾龐,莫若靈巖。”正道出了“二靈”審美風格上的區別。以靈巖古剎為中心,后有燦若云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對峙,壁立千仞。因“渾龐”而生肅穆,人處其中,頓覺萬慮俱息。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巖則使人心境沉靜。但人又怕沉靜太過,于是就有“靈巖飛渡”的準雜技表演。其實,靈巖也有許多奇巧的景點,如天窗洞、龍鼻水、龍湫、玉女峰、雙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隱蔽處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須具一副手眼,靈巖知此中三昧,才成其為博大。
靈巖寺位于靈巖風景區的中心,是雁蕩十八古剎之一。四周群峰環列,雄壯渾龐;古木參天,環境幽絕。有人感嘆靈巖寺“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數千仞,神工鬼斧,靈巖勝景嘆無雙。”因寺境山水靈秀,名聞京師,宋太宗特賜御書五十二卷。宋真宗賜額“靈巖禪寺”。
屏霞嶂
又名靈巖,進入南天門,迎面可見。嶂“高廣數百丈,壁立于霄,色五彩相間,如大錦屏。”明劉芳譽《屏霞嶂》詩:”摩天峭壁俯禪關,炫目丹砂好鑄顏。恍愧仙源迷路處,亂霞飛繞赤城山。”可謂寫出了它的容采風神。
天柱峰位于靈巖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體圓,立地擎天,氣勢磅礴。峰北側的摩崖“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賴以柱其間,”寫得很傳神。宋王十朋的《天柱峰》詩:“女蝸石爛苦為修,四海咸懷杞國憂。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借景抒情,令人擊節贊嘆。
展旗峰位于靈巖寺左前方,與天柱峰相對,高約260米,狀如大旗飄揚,氣勢壯闊。傳說此峰是遠古時代,黃帝征服蚩尤后,班師之際留下的大旗化成的.。清袁枚有《展旗峰)詩記其事:“黃帝擒蚩尤,旌旗不復收。化為石步嶂,幅幅生清秋。”
小龍湫小龍湫在靈巖寺右側后面的隱龍嶂底,四周懸崖峭壁,山巖色如珊瑚、瑪瑙。高高的崖縫中,一道水瀑,不緊不慢地飄灑而下,晶瑩剔透如珍珠般盈盈落下,楚楚動人。而離瀑下水潭二十多米處,又有石頭凸起,水瀑從懸崖飛落,觸石騰空結旋,然后流轉飛灑,姿態十分飄逸。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贊嘆!
靈巖飛渡
靈巖飛渡在天柱峰和展旗峰峰頂之間的鋼絲上展開,兩峰高達200米,間距亦200多米。藍天作幕布,鋼絲為舞臺。一組雙人高空自行車出現在兩峰之間,一人騎車,一人表演。只見他一會來個猴子撈月,一會來個懸空跟斗,緊緊揪住觀眾的心。而拋繡球等互動活動,更是把飛渡表演推向高潮。觀眾剛剛平靜心緒,伴著當地樂清民歌,峰頂出現一個小紅點,突然,這個紅點縱身向懸崖下一躍,以極快的速度落下,觀眾的心懸了起來。然后他站在峭壁邊,在呈90度直角的懸崖上停留跳躍,采集著什么,就像電影中的蜘蛛俠一樣靈巧。然后,趁觀眾稍微松口氣時,他突然翻了個跟斗直落下來,嚇得觀眾一陣陣尖叫。只花了七八分鐘,表演者就從270多米的峰頂到了山下。
雁蕩山導游詞5
大家好,我是“尋梅旅行社”的小尚,可以叫我尚導,今天由我擔任導游,我先介紹一下雁蕩山。
雁蕩山位于浙江溫州市樂清境內,山水秀麗,如同天堂,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以峰、嶂、洞、瀑、門的奇秀造型而稱勝。它形成于一點二億年以前,是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白堊紀流紋質破火山。清詩人江湜詩贊“欲寫龍湫難著筆,不游雁蕩是虛生。”
朋友們,靈峰夜景、靈巖飛渡、龍湫飛瀑是雁蕩山各個景觀中尤具神韻的景點,被稱為“雁蕩三絕”。現在我們就漫步于其中一景——龍湫飛瀑。在龍湫飛瀑下,我們看到了一條勢不可擋的飛龍,從峭壁猛撲而下,墜入深達一百九十七米的潭里。揚起潭中碧波逐浪,水花萬點。飛串的水花夾雜淋淋的秋雨,像散珠碎玉般濺落額頭、手臂,頓時,你覺得絲絲涼意,直透肌膚,蕩人神魄。有時瀑布如珠簾下垂,落下幾丈,又隨風化為白霧,翻騰上下。瀑布隨風擺動,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像在跳舞。飛瀑下的峭壁鐫刻著不少歷代達官貴人游覽的記銘。字體有瀟灑俊逸,有遒勁有力,大家可以坐船進去摸一摸,也可以體驗瀑布的壯觀。清時袁枚寫了一首詩:“五丈以上尚是水,千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夸得真妙!
快看,前面就是三絕中的另一絕——靈巖飛渡。瞧,在高高的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頂拉著一條繩子(過去用麻繩,現在改用鋼索),這就是表演舞臺。這個空中舞臺,高達200米,寬亦200多米,可以說是世界罕見。天柱峰頂打了幾響爆竹之后,在天柱峰頂的一個人拉著繩子象壁虎似地沿懸崖邊爬下來,表演就開始了。每當垂下一段距離,他就彈跳來作一次飛躍。碰到可落腳的地方,便停下來喘息一會兒。他靠著崖壁跳著、飛著,象只山雀在啄食。最引人入勝的是懸空倒掛,表演者兩腳緊扣著繩子,在站穩后,突然頭頂朝下倒栽下來,身子微微地蜷曲著。等滑到一半多的距離,突然失手似的,雙手一松,順著繩子一溜到底。正當我們驚訝地張大嘴巴,天柱峰頂的爆竹又響了。快看,在高達200米的空中舞臺上,一個人倒吊在繩子上,用四肢攀援前進,一會兒坐起來象玩單杠似的連翻幾個斤斗,然后是拋繡球,再爬了一段,在半空撒下五彩繽紛的紙花,說是“天女散花"。接著是躺下稍息,一會兒又來幾個空翻,真刺激!看!他正向我們揮手呢!。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跑上了展旗峰頂。有時,還有第二場表演。
天色漸晚了,我們去逛逛靈峰夜景吧!靈峰夜景的朦朧美妙不可言,常被游人津津樂道,也是靈峰及雁蕩山各大景區游覽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景色。“靈峰日景耐看,夜景更銷魂”,希望大家在聽講解觀景之時,更要多多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家看,這峰是不是像一個人的兩手合在一起,這就是合掌峰。游客們隨我來站在這條線上,大家抬頭看看,這個合掌峰變了,像一只雄鷹收著翅膀在休息。這就是合掌峰的第二變。
各位游客,接著請大家往右走,站到這銀線上,再看此峰的第三變——相思女。我們先看右邊這塊石頭,可以看到一位姑娘側著坐著。她腹部上突出的部分,就是她的手。往后面看,她好像扎著麻花辮。再看左邊的這塊石頭,就像姑娘的椅子。姑娘的丈夫外出了,她就坐在那里盼丈夫。
好,丈夫回來了。大家看到我旗指的地方,也就是姑娘的右側,他是一個小伙子,“國”字臉,天庭飽滿,眉清目秀,發型還是“三七”分的呢!小伙子身材較高大,不過有點小“缺陷”,背好象有點“駝”吧!其實,小伙子身后背了一個旅行背包。夫妻兩個好久不見了,當然是很親熱的了。所以他包還沒放下,就和久違的妻子面對面約會來了。此時的姑娘有波浪式的披肩長發,一身得體大方的服裝,因為身材較小,所以還踮起腳來。這就是靈峰第四變——月下夫妻戀。他們在約會,我們就不打擾了。
當然,雁蕩山的景點還不止這些,大家再隨意逛逛吧!
雁蕩山導游詞6
靈峰是雁蕩山的東大門,是雁蕩山的精華,與靈巖、大龍湫并稱"雁蕩三絕"。景區內以奇峰異洞為主要特色,其中又以合掌峰、雙筍峰、犀牛峰等眾峰形成的靈峰夜景取勝。
步入景區即可見酷似接客拱手做迎客狀的'接客僧。沿鳴玉溪而上,山腋兩壁,危峰亂疊,溪澗潺潺,每當夜幕降臨,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鷹斂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 …一一顯靈,形神兼備,令人浮想聯翩。
景區內,觀音洞被稱為雁蕩山第一大洞;道家北斗洞,使靈峰四周諸多青峰蒼崖輪囷郁盤,繞出一方如夢如幻的勝境;其他形態各異的云霧洞、透天洞、含珠洞、隱虎洞、羅漢洞、涼風洞,洞的形狀各不相同,且洞洞相通,各有奇異景觀,洞背還有東西瑤臺,可覽靈峰全景。另有石門潭、響巖門、果盒三景、朝陽嶂、碧霄峰等大小130多個景點。
靈峰寺位于浙江北部安吉縣城西南白水灣鄉靈峰山(古稱北天目),始建于五代梁開平元年(920年),號"靈峰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時吳越王錢镠游靈峰,流連巖上之美,回杭后,賜"靈峰長興"匾額,以光山門,并施舍修寺,梵宇一新。宋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為"百福講寺",英宗皇帝賜玉璽一方,以鎮山門。清乾隆十二年,更名為"靈峰寺"。
安吉縣政府對靈峰古剎甚為重視,1983年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批準修復開放,該寺現存或新修佛教建筑主要有山門、天王殿、三圣殿、藏經樓、僧寮、客房等。又有《重建靈峰寺碑》、《明道人智旭碑》、《范公云碑》、《靈峰百福寺碑記》等四塊碑刻,以及藕益大師靈塔。寺前古樹參天,溪流潺潺;后山竹木茂盛,環境清幽,是信眾修法、香客禮佛的理想勝地。
禪宗靈峰派創始人藕益大師系中國佛教史上著名人物,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宇,出家剃發后命名智旭,字藕益,別號"八不道人",原籍江蘇木瀆人,生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14歲從憨山弟子雪嶺剃發出家,后住晟溪、溫陵、湖州、九華等寺院,但對靈峰寺情有獨鐘。他雅愛靈峰人樸景幽,33歲有偈語"靈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后三次歸臥靈峰,長達十年之久。清順治十一年(1655年)在靈峰圓寂,弟子奉骨塔于大雄寶殿右側。大師著書甚豐,有《靈峰論》五十多部221卷,與憨山、紫柏、蓮池、并稱為"明代四大高僧",后被奉為凈土宗第九祖師,他所開創的靈峰派以及他所倡議導的一代宗風,由他的高徒蒼輝法師繼承發揚。
雁蕩山導游詞7
觀音洞初名“靈峰洞”,又名“羅漢洞”。藏于合掌峰之中,朝東。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依巖構筑九層樓閣,為雁蕩山第一洞天。進入山門即是天王殿,殿內供奉四大金剛。從山腳要經歷403級逶迤石磴,才達頂層大殿。正殿中央,供奉嫻靜莊嚴的'觀音菩薩坐像。旁立十八羅漢雕像。
觀音洞洞頂有泉水三束,名洗心、漱玉、石釜。洗心泉從洞頂左側石罅中滴入洗心池中,水質極清。漱玉泉在天王殿后,泉水從洞頂灑下,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石釜泉在漱玉泉后面,水從釜形洞頂石縫中涓涓下滴,似一幅懸掛的珠簾。
站在觀洞的第七層往上看,能仰望到洞頂中間有一小罅,闊尺余,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一線天。在觀音洞第七層朝外面的巖壁觀看,左手面可見“一指觀音”,當中可見“側面觀音像”,右手可見“地藏王像”。再往洞外看,可見奇景林立。第七層原為齋堂,現是攝影部和小賣部。
雁蕩山導游詞8
小龍湫——溫州雁蕩山小龍湫就在臥龍谷下方,藏在靈巖寺右后。相比大龍湫的壯麗,這里的特點則是瑰麗秀美。它是靈巖的主要觀景之一,巖腹有如珊瑚、瑪瑙顏色。瀑飛崖上,觸石騰空如霧團結旋;而流轉飛灑,水珠濺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態萬千。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贊嘆。
小龍湫下的潭水繞過石縫的阻撓,娟娟匯至臥龍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溪里有一種不常見的黑背紅肚子的小動物叫蛛螈,很是逗人喜愛。在小龍湫左側山上,有猴子捧仙桃一景;臥龍溪中有鴨子戲水等景致,都值得一看。此外,潭前那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很像一方硯臺,硯臺旁邊還靠著一塊扁長方形的小石條,樣子象一塊松煙墨。
高高的`崖縫中,一道細小的白白的水,不緊不慢地飄灑而下,到了下面都變成晶瑩透亮的珠子,在陰暗、狹窄的崖谷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命名為小龍湫真是恰如其分。小龍湫的落差據說有68米,與大龍湫相比,確實是小多了。但世間之事物也并非都是越大越好,大有大的雄偉,但時間久了,人也會感覺很累;小有小的精巧,在一些精巧的事物中流連,能讓我們生出一些閑情逸致,放松自己的心態,在工業時代緊張、高壓的狀態中,這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民間偏方。
瀑布落差五十多米,懸崖環峙,巖腹有如珊瑚、瑪瑙顏色。瀑飛崖上,觸石騰空如霧團結旋;而流轉飛灑,水珠濺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態萬千。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贊嘆!潭水從亂石間流出,匯合成臥龍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溪里有一種不常見的黑背紅肚子的小動物叫蛛螈,很是逗人喜愛。瀑布在雁蕩山到處可見,處處可聽到潺潺流水的聲音。這里有崖就有瀑。有水便成溪。溪水清澈見底。而小龍湫則是一條隱于深谷的飛瀑。從景區入口沿步游道步行十幾分鐘就可以看到了。在小龍湫左側山上,有猴子捧仙桃一景;臥龍溪中有鴨子戲水等景致,都值得一看。此外,潭前那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很像一方硯臺,硯臺旁邊還靠著一塊扁長方形的小石條,樣子象一塊松煙墨。
雁蕩山導游詞9
親愛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X導,今天由我帶大家游覽國家級著名景點——雁蕩山風景區,希望在這美好的一天給大家帶來快樂。
現在趁著大家在車里休閑時間,我介紹一下雁蕩山的大致情況: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史稱“東南第一山”。它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雁蕩山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其名字也頗有詩意: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
雁蕩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今天我們由于時間關系,游玩的是靈峰和大龍湫這兩個景區,一會兒就到了,請大家注意安全,跟著X導,請記住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雁蕩山導游詞10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登黃山可從前山或后山上。慈光閣是前山票房,今天我們就從前山上。大家跟著我橫穿公路走臺階道。前面就是半山寺。半山寺因為在玉屏樓和慈光閣中間而得名,半山寺為劉伯承手書,寺前可看金雞叫天門等景點。
現在我們進入玉屏景區。看,這座就是天都峰。它位于黃山東南部,西對蓮花峰,東連缽盂峰,離玉屏峰約1公里。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險峭雄奇,氣勢博大,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與蓮花峰、光明頂并稱為黃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時無路,難登峰頂。天都峰另有仙桃石、天梯、魚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峰壁巨巖上,有“登峰造極”等石刻。
這是蓮花峰,海拔1864.7米,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一高峰。這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百步云梯:200級臺階,下面的觀景臺可以看:豬八戒寫情書(老僧入定),鰲魚吃螺螄,老鼠偷油。鰲魚峰:黃山36小峰之首。有鰲魚馱金龜景,去蓮花峰方向有左右兩條路,左走一線天,右走鰲魚洞。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
你們看啊,玉屏峰介于天都、蓮花峰間,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臺,左有青獅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臺。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則是千千萬萬黃山松中的至寶,她雍容端莊,儀態萬方,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在這里拍照吧!迎客松是黃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黃山人的'化身和驕傲,她不僅被黃山人視為珍寶,更被中國人視為國寶。
再往前走,你們看到了嗎?這是光明頂。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蓮花峰1864米低四米,蓮花峰高,光明頂平,天都峰險。光明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明代普門和尚曾在頂上創建大悲院,現在其遺址上建有黃山氣象站。因為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
這景區雄山怪石、奇松險壑、摩崖古刻、云海煙云構成景區景觀的主體。此處還可觀孔雀戲蓮花、姜太公釣魚、仙人飄海、犀牛望月等景觀。好了,今天我們就游覽到這里。明天我們才游覽西海景區、白云景區等。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再見!
雁蕩山導游詞11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環球旅行社的導游,我叫梁昀,大家叫我小梁好了!今天我帶大家去游覽的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雁蕩山。
雁蕩山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溫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
現在我們來到大龍湫景區。大龍湫景區位于雁蕩山中部偏西,以奇峰,巨嶂,飛瀑取勝。高聳天際的芙蓉峰,變幻無窮的剪刀峰,雄偉如屏的連云峰,云雨漠漠的經行峽,谷幽潭深的筋竹澗,皆為勝境。大龍湫落差197米,為中國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譽。大龍湫在空中,潭底幻成兩條龍,騰飛翻卷,儀態萬千,變化無窮。清人袁牧曾賦詩曰“龍湫山高勢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到千丈,水云煙霧難為焉。”
大家用過了晚餐,接下來我要帶各位欣賞靈峰夜景。請大家站在屋檐底下,背對飯店人朝外,把頭倒仰過去,你們會看見一只碩大正收斂著翅膀的雄鷹凝神貯望,這種獨特的方式觀看,據說是郭沫若先生意外發現的。60年代大文豪郭老在靈峰中住宿,傍晚酒足飯飽這后搖搖晃晃地出了門口,突然頭一倒仰,見到此景,便詩興大發,揮筆寫道:“雄鷹踞奇峰,清晨化為石。待到黃昏后,雄鷹看又活”。道出了“雄鷹斂翅”的晝夜差異。其實“雄鷹”就是靈峰。
請大家抬頭仰望左邊的山峰:前面的山巔上,一頭老牛昂首向東,好象在等待著什么,思念著什么......月亮出來了,巍巍的群山彌漫在朦朧的夜色之中,靈峰一變白日的兩掌合十的形象,而門變成為美妙無比的“夫妻峰”(或稱“情侶峰”)。夜景里的`夫妻峰是靈峰夜景中最為神奇的一座山峰。夫妻峰一名出現于60年代。此名一出,隨即得到當地群眾和游人的喜愛,便廣為流傳。而靈峰,合掌峰等稱呼反而不為人提起了。也許有人會認為山里的夜會顯得幽深,謐靜。而在現代人的眼中,靈峰的夜景顯得格外的“熱鬧”。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的游覽結束,各位游客,有機會再來雁蕩山觀光旅游,再見!
雁蕩山導游詞12
親愛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由我帶大家游覽國家級著名景點——雁蕩山風景區,希望在這美好的一天給大家帶來快樂。
現在趁著大家在車里休閑時間,我介紹一下雁蕩山的大致情況: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史稱“東南第一山”。它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雁蕩山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其名字也頗有詩意: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
雁蕩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今天我們由于時間關系,游玩的是靈峰和大龍湫這兩個景區,一會兒就到了,請大家注意安全,跟著李導,請記住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雁蕩三絕”之首——靈峰景區,靈峰總面積達46平方公里左右,它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讓許多游客慕名而來、贊嘆不已是那有名的合掌峰。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靈峰飯店,請大家站在屋檐底下,抬頭仰望,只見一只碩大的'雄鷹,凝神佇望,象一尊保護神,守衛著靈峰這一方凈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觀此峰后,詩興大發,揮筆道:“雄鷹踞奇峰,清晨化為石;待到黃昏后,雄鷹看又活。”峰隨步轉,景隨步移,請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鷹斂翅”還有何變化?
雁蕩山
相思女終于盼到了心上人。請大家抬頭看合掌峰,左邊的少女踮起了腳尖,揚起了臉,雙手樓著右邊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天庭飽滿,眉清目秀,剛從遠方回來,來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雙手樓住了戀人的纖腰。這就是雁蕩山馳名中外的“情侶峰”,此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了不打擾他們,我們的隊伍還是繼續前進。
觀賞完合掌峰之后,大家一定還在贊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龍湫景區。這里最著名就是大龍湫瀑布了。大龍湫以變幻萬千而聞名遐邇。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觀音坐蓮臺"。安詳,端莊的觀音,臉朝東方,安然坐與蓮花臺上。再往左看,可見一只老鼠,頭朝天,挺著大肚皮,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正慌慌張張的往上逃,此景稱為"上山鼠"。那只老鼠何以如此呢?原來,在它背后山上有一只貓,弓前背,朝它緊追不舍,兩景天然巧合,便有"靈貓捕鼠"之稱。
大龍湫的最奇絕之處,在于因季節、晴雨等變化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大龍湫水源從雁蕩山最高峰海拔1056米的百崗尖上下來,瀑布景觀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秋冬,雨水稀少,瀑布如珍珠落玉盤;盛夏,特別在雷雨過后,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呈現在我們眼前。
只有你游覽過雁蕩山,你才會理解“欲寫龍湫難下筆,不游雁蕩是虛生”這句話的真正涵義。
今天我們的旅游結束了,歡迎大家再來雁蕩山旅游,謝謝,再見!
雁蕩山導游詞13
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現在才寫出來,無非就是因為現在有時間,閑著也是閑著。
很早就想去雁蕩山了,聽說是溫州最美麗的景致,而且《神雕俠侶》就是在這里拍的,這天我到車間,正好沒工作,我想也沒什么事情,去玩玩吧,回到宿舍,舍友還在睡覺拿了背包,還有錢包胡亂裝了點錢,就開始了我的旅游生活。
先是在門口截了一輛車,到虹橋的,說實話,這次出去玩,我都不知道路在哪。光知道要倒次車,第一輛車是到虹橋的,下面的就不知道了。不過,我喜歡這種沒有目標的出行,很是刺激。
上車后,付了車費,一共22塊錢,我說了聲謝謝,明顯看出售票員有點緊張,很尷尬的笑著說不謝不謝,可能是很少聽人說謝謝吧。我是大學生了,素質就應該高點,想到這里,心里還是暗笑了自己一下,什么思想!好像人家就低人一等似的。
就這樣一路到虹橋車站,下車后,我先在小賣部買了點東西吃,準備了一下午飯,今天中午是回不去的。順便問了一下到雁蕩山怎么走,可是那個人普通話講的實在是不敢恭維,一點也聽不懂。無奈,又找了家店,又買了點東西才知道答案,是坐六路車。不買東西是沒人搭理你的,你想在大街上問個路,是不可能的。反正在溫州市這樣,在北方就沒這個難題,大家都會很熱情的告訴你。
在六路車上,認識了一個人,他就坐在我的身邊,我的嘴里還是沒停的吃著花生豆。中間我問過幾次售票員什么時候到雁蕩山告訴我一聲,我的聲音很大的,好像車上的人都聽到了,都看了我一眼。看就看唄,反正誰也不認識誰。到站的時候,好多人都在這里下,同時招呼我,到站了,該下車了,我正想下車。我邊上坐的那個人拉了我一把,建議我不要在這里下,到前面,那里更近,我看著他挺像個正人君子的.就答應了下來。
到前面我們下了車,我還幫他付了車費,我們倆一共三塊錢。由他帶領我一直往里走,很長時間,我都有點著急了,心說別再是碰到人販子把我賣了去吧。
終于到地方了,到地方才知道,這里感情還不是爬山的起點,這里的風景區跟北方不大一樣,北方很集中,就像泰山,下了車就開始爬山,一直到山頂,可是這里不一樣,景點很分散,離不開汽車的。我一下車就有司機圍上來,問我到哪里,我說我是來玩的,也不知道要去哪里玩,有司機建議我去大龍湫還有小龍湫,還有方洞。其實整個北雁蕩山也就這幾個好玩的。路費三十。
我心想,都看我傻了吧唧的想玩我呢,三十我都能做到溫州市里了。我還是傻笑著,不行,我沒錢的,你拉我到最近的小龍湫吧,多少錢?二十。我心里罵了多少遍了,還是笑著說,對不起,我出不了那么多錢,我還是步行吧。說著就要走了。那司機一見就問我你說多少錢。五塊,最多我出五塊,多了我就出不起了,我也不討價還價,你看著辦。司機看著很委屈的說,好吧拉你一程了。
雁蕩山導游詞14
在雁蕩山的入口,我看見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雁蕩山國家五A級景區。
雁蕩山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巖石。在一座山峰上,有一塊頭形狀的巖石,它就像“魯迅先生”抬著頭在看一百只青蛙聚會;還有一塊很大的`巖石,左邊直直的一塊像矗立著的旗桿,右邊三角形的一塊像旗面,兩塊石頭貼在一起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還有一塊巖石太神奇了,這頭望去好像“剪刀”,那頭望去好像一只“啄木鳥”在給樹治病,走到前面一看,那塊石頭又像一只“狗熊”抱著竹筍在吃呢!
雁蕩山還有美麗的瀑布。我最喜歡大龍湫了,大龍湫有197米高,遠遠望去大龍湫的水花就像一個個“飛鏢”從天而降,乘著竹筏來到大龍湫的身旁水花濺到身上好涼快啊!
雁蕩山好美啊!我愛雁蕩山!
雁蕩山導游詞15
雁蕩山,中國“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雁蕩山座落于雁蕩山坐落于浙江省溫州樂清境內,離省會杭州350公里左右,基本全程高速公路,景區有直達杭州的高速巴士,車程5小時左右。也可以坐火車到溫州或樂清,溫州到雁蕩山約80公里,有巴士直達景區。溫州永強國際機場為國內干線機場,有直達香港的航班。
雁蕩山開山鑿勝,發軔于南北朝,興盛于唐宋,文化底蘊豐厚。流傳下來關于雁蕩山的詩詞有5000多首,以及龍鼻洞等400多處摩崖石刻、南閣牌坊等歷史古跡。北宋科學家的沈括首創的侵蝕學說,就是游雁蕩山所得。雁蕩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為勝,尤以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并稱“雁蕩三絕”。雁蕩山的著名景點有:大龍湫、靈巖寺、三折瀑、方洞、合掌峰、臥龍谷、犀牛峰、小龍湫、燕尾瀑、玉甑峰等。
雁蕩山美食離不開山珍海味,代表性的有:雁蕩山“五珍”之一的香魚、溪鰻、石娃、豆腐蛤蜊湯(號稱“雁蕩第一鮮”哦)、美麗黃魚、清蒸海蟹等。雁蕩山風味小吃則有香螺、番薯粉絲湯、雁蕩烙餅、米粉絲面、茴香五味豆腐干、綠豆面等。
來雁蕩山看瀑布,當然是在雨水豐盛的季節,五六月或八九月,挑個雨后晴朗的日子,看200米落差的大龍湫,確像一條巨龍從天而降,蔚為壯觀。
游靈巖時要安排好時間,莫錯過每天下午三點的飛渡表演,如果天氣好的話,表演時間在一小時之內。游靈峰一定要看夜景,這才是雁蕩山的.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時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再加上導游催眠一般的渲染,感覺確實如夢如幻。
【雁蕩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雁蕩山景區導游詞05-27
雁蕩山景點導游詞06-08
雁蕩山景區導游詞(精選6篇)05-27
雁蕩山三年級作文6篇02-26
導游詞07-23
導游詞精選07-09
經典導游詞09-22
華清池導游詞02-09
北京導游詞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