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游客觀光游覽。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嘉峪關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嘉峪關導游詞 篇1
今天,我們要去的是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她是長城的起點,也是中國雄壯的一道風景。
這里無處不說,嘉峪關是天下第一雄關——門口的石壁上嵌著“天下第一雄關”幾個大字,大門上擺著刻有''天下雄關''的對聯,就連熒幕上也播放著嘉峪關里雄壯景色的照片。
我們走進大門,看見這里的工作人員,都穿著古代武將的盔甲,手里握著盾、矛、刀等武器。盔甲上的鱗片閃閃發光,閃得我們眼花繚亂,正當這時又飄來一陣香味,回頭一看,兩位身強力壯的叔叔正打著美味的糕點,里面融了花生、芝麻等等,看得我們嘴不饞,眼卻饞了!
用眼神嘗完了糕點之后,我們又走上了古代的馬道,將士們上城墻都是騎馬的,所以之前沒有''人行道''。雖然現在建起了樓梯,但是我還是想走一走馬兒的.通行道,體驗一把古代人的風格,也順便感受一番馬從這艱難的道路上,怎樣把將士馱上去的。我走著馬道,一路摸著古代的城墻壁,以前的磚,比現在的大得多,經過歲月的磨損,已經變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城墻上更有意思,它的寬度很窄,只能容得下兩個人同時通過,墻的高度跟我差不多高,并且隔幾米就在墻上挖一個正方形的洞。大體上,有四面墻,組成了一個正方形的圖形,在四個拐角處分別有一個''角樓'',那角樓像個瞭望臺,上面還插著一面黃色的旗。
西甕城門樓后檐臺上,有一塊神奇的''定城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只要經他計算的建筑,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關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并說如有多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他的頭,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后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竣工后,居然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后檐臺上。哪知易開占不慌不忙地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官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
我也一看,雖說塊定城磚沒有被固定的,但也好好的擺在檐臺上,還真有點奇了怪了——幾千年過去了,居然沒有一個人動過它,據說想要去檐臺上拿它的人,都會在拿的過程中摔下去,粉身碎骨!
還有一個關于燕子的傳說,相傳古代的時候,一對燕子要飛進嘉峪關城門,雌燕飛了進來,但是就是在她進門后的一瞬間城門關閉了,雄燕卻被撞死了。雌燕悲痛欲絕,之后成天在城門口"啾啾"叫著。人們聽見了,也很傷心,搬了一塊大石頭在城門邊,用別的石頭敲擊它,就會發出雄燕的叫聲,他們想:雌燕這樣一定會好受一點了吧?后來,親人們常常會來敲這塊神奇的石頭,來發泄對戰場上士兵的思念,這塊石頭上就有一個小洞,就是他們敲出來的。若聽不到"啾啾"聲,就說明士兵不平安,這時家人就要去廟里拜佛保佑。我也去敲了敲那塊神奇的石頭,確實聽到了燕子可愛的叫聲,“啾啾”。
從雄壯的嘉峪關大門走出來后,我們又去參觀了有名的''丹霞地貌''。
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傍晚時分,太陽快要落下去的那個時候,不僅看到了五彩石,還一睹了丘陵上的日落風采。神奇的丹霞地貌,構成了美麗的"五彩巖";小小的丘陵地形,構成了獨特的風景線;可愛的藍天白云,構成了夢幻的兔兔云。在這里我看到了好美的風景,也重新認識到了更美的我們!
今天,我們奔波了兩個有意義的地方,從嘉峪關奔波到了張掖,我們走古老的馬道,觀古風的雜耍,品舊時代的糕點,尋神秘的定城磚,賞美麗的日落,我們感受到了,嘉峪關的雄偉,感受到了,丹霞地貌的神奇,更感受到了古人的勞動力和大自然的創造力!
嘉峪關導游詞 篇2
嘉峪關文物景區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業城市,城區街道敞整潔,城區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漠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嘉峪關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亙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
嘉峪關的神氣之處就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稱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說固若金湯了。
關城外面還在繼續建造新的長城,這些人造景觀多了,讓后人也無從分辨誰真誰假,不知道是福是禍。而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城保留得非常完好,關城建筑非常雄渾。
嘉峪關市區有兩條較繁華的美食街,一條是振興市場,一條是鏡鐵市場,各色面食居多。
嘉峪關旅游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巖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于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跡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
嘉峪關導游詞 篇3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呢,我代表咱們xx旅行社熱烈歡迎你們來到江城武漢!我是咱們本次武漢之行的導游員xx,和蘇東坡的妹妹一樣,大家可以叫我蘇小妹。
宋代蘇東坡游覽江河湖海時總會感慨萬千,今天蘇小妹我呢,將陪伴大家去這比西湖還大六倍,風景優美的東湖風景區。就好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相逢就是緣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榮幸。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您解決。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你們的放心、開心和舒心。
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其所在的東湖風景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1949年以前的東湖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但是現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再來武漢東湖的時候一定可以領略到其它4個景區的美麗風光。
說著說著我們的目的地就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的貴重物品下車隨我一起游覽美麗的東湖吧。那么在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現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聽到這個名字不知大家有沒有聯想到什么,不錯,這個名字正是來源于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像大家現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滅絕了,但1945年我國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現了水杉林區,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現,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請大家跟著我一直往東走,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就是聽濤軒,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
往北走過荷風橋,大家看到眼前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的中心----行吟閣,它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它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而后來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每年在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劃龍舟來紀念屈原,后來又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表現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愛喝啤酒的朋友們一定在武漢喝到了行吟閣的吧,順著行吟閣往南便是滄浪亭。
由行吟閣向北行過落羽橋便見"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剛才游覽完行吟澤畔,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解放后,毛主席經常到武漢來視察,住在東湖風景區內,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在《水調歌頭.游泳》中留下了"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終于來到了長天樓,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關于長天樓還有一句名言呢,不錯,就是王勃的"騰王閣序"中"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經典名句。那么在長天樓右側的就是魯迅廣場,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細細觀賞這里美麗的風光。我們四點鐘的時候再見。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東湖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時,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嘉峪關導游詞 篇4
嘉峪關位于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辛丑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65年以關名建市。
目錄基本介紹建筑群體歷史沿革防御體系收縮展開基本介紹
嘉峪關是長城的西端起點,坐標為東經98°17′、北緯39°47′,在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位于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是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墻橫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現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建筑群體
嘉峪關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并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御體系。截至20xx年,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筑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內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筑。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墻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嘉峪關內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
歷史沿革
嘉峪關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4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于1372年(壬子年)(明洪武五年)。
防御體系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朋友:
歡迎大家到嘉略關方特歡樂世界來游玩。方特歡樂世界位于嘉峪關市南市區方特大道,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打造。它是目前甘肅規模最大的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被譽為“東方絲路明珠”。同時它也是嘉峪關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主題公園不同,方特歡樂世界的游樂項目大多采用交互、體驗、參與的表現形式,以中國文化和高科技互動為特色,以國際最先進的4D動感影像技術為手段,或驚險刺激,或新奇有趣,老少皆宜,寓教于樂,能夠帶給游客耳目一新的歡樂體驗。
各位朋友,在嘉峪關方特歡樂世界,我們可以體驗國際一流的高空飛翔體驗項目“飛越極限”、中國獨創的大型探險項目“唐古拉雪山”、跟蹤式立體魔幻表演項目“魔法城堡”,大型主題漂流歷險項目“激流勇進”等,每一項都會讓游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由于嘉幡關方特歡樂世界的部分項目為室內高科技體驗互動型項目,不受天氣的影響,進一步豐富了嘉略關地區的旅游產業。嘉峪關方特歡樂世界擁有飛越極限、聊齋、絲路之旅、方特城堡、“熊出沒”劇場、“熊出沒”歷險、生命之光、激流勇進、海螺灣、唐古拉雪山、火流星等二十幾個主題游樂項目,其中包括許多世界領先的超大型游樂項目。
深圳華強集團在這些項目的研發建設、創意設計、硬件、軟件及影視制作方面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并已將文化科技主題公園項目輸出到伊朗、烏克蘭、南非等國,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之后的第三個大型文化主題公園出口國。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絲路之旅”。絲綢之路是亞洲各國共同輝煌的歷史文明的見證,也是亞洲人民歷史文化自信的源泉。項目運用高科技打造荒漠沙海、古城遺址、寒冰石窟、烈焰山洪等古代西域的神奇場景,將帶領我們體驗絲綢古道、大漠孤煙的雄壯與奇幻。感受西域人民純真而樸實的心靈。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的頌歌,帶來一次心靈的洗滌。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方特城堡。這是一個大型兒童參與式體驗項目。在這里,我們不僅能在現場看到生動有趣的手偶劇表演,還能夠感受到虛擬仿真、多媒體互動等妙趣橫生的游藝技術。登上方特城堡,呼吸歡樂世界給大家帶來的清新與幽靜,遠離現實世界,走進繽紛的童話王國,一起感受天真無邪的樂趣,重新回到兒時的夢想。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魔法城堡。各位請看那飛舞的塔羅牌、閃光的魔法陣、變成青蛙的冒失盜賊……血腥慘象迎面撲來,雙頭龍頻頻發起襲擊……這里新奇古怪又危機四伏。結合跟蹤式立體電影、虛實結合技術、魔術魔幻表演等多種表現手段,一個不可思議的魔法世界將完美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激流勇進項目場地。在這里,將把大家帶人一個古樸神秘的東南亞熱帶叢林,在雕像石刻之間穿行。進人有神像守衛的主項目大門,乘漂流船穿游神秘的水道,最終進入高大陰森的墓穴建筑,在墓穴中的恐怖氛圍中上下穿行,爬上26米的最髙點,在怪物的口中奪路而逃,從高空沖下,激起沖天水花,讓大家體驗超強的感官刺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唐古拉雪山。請大家看,億萬年的冰雪隨歲月流逝,形成了壯麗的高原奇景,急速的飛車沿軌道蜿蜒穿梭在陡峭的山峰,時而鉆人山體中的'巖漿通道,時而失去控制從山崖沖出,讓您體驗急速跌落、旋轉和翻滾帶來的完美感受。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中華航天城。中華航天城以一個巨大的球幕為中心,采用了對現代化航天技術的模擬,使人感受到科技的無窮魅力與神奇。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擁有髙度仿真動作的動感平臺和大型球幕電影情節緊密配合,乘上絢麗的太空飛船,躲避迎面呼嘯而來的亂石,穿越神秘的時空隧道,讓大家體驗一次遙遠太空世界中的高速飛行,去經歷一場緊張刺激的星球大戰!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海螺灣。海螺灣是一座大型4D影院,它將多屏立體影像和劇場環境融為一體,以機器人控制技術,光影環境特效,動感座椅等手段,逼真展現虛實莫辨的海底場景,帶我們進人色彩斑斕的童話王國,讓大家感覺猶如親歷一場海底嘉年華!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熊出沒劇場。此劇場以動畫片《熊出沒》為原型,綜合多塊大型銀幕、實物景觀和大型機械動作模型的旋轉式環節4D劇場,運用活動機模、煙霧、電光等特技,講述一個詼諧的深林故事。
各位游客朋友,看完熊出沒劇場后,我們來一次熊出沒歷險。此項目,將乘坐載有發射裝置的卡通游覽車,行進在多角度、多方位的繽紛場景和奇異世界里,與熊大、熊二共同對抗光頭強。隨著劇情的發展,沿途會出現可攻擊的目標,游客可以用手中的槍向目標射擊,根據成績獲得積分,當游客游覽完全程,會根據射擊的成績計算總分及排名。
嘉峪關導游詞 篇6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嘉峪關城樓戲臺,坐落在關城之中,是這座軍事化防御
體系工程中的建筑之一。由嘉峪關游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是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
明清以來,嘉峪關既是軍事防務之關,又是絲綢之路上
東西貿易往來之關。西域和內地出入關的使者、官員、商賈客旅等過往者均在嘉峪驛打尖、住歇。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還時常在這里聚會,宴飲、歌舞、吟詩、熱鬧非凡。
戲臺位于朝宗門斜對面,南閘門內側,關帝廟對面。它的形制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戲臺座南向北,屬清末風格的公共性禮制建筑,磚木結構,基砌大型石條,建筑面積114平方米,總高約8.5米,臺高2.42米,為三間四格式,進深兩間。戲臺分前后兩部分,前面為歇山頂式建筑,后面為硬山頂式建筑。屋面裝仰面瓦,小筒瓦清溝,起脊裝獸形瓦。由木制屏風把前后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制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頂部是中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說到這里,請大家回想一下,您平時從電視中或者書籍中看到的八卦圖是什么樣子的?對了,是黑白相間的!那為什么我們眼前的這一幅八卦圖為什么是紅黑相間的呢?這既不是時間久了氧化了,更不是當年繪師繪錯了,而是因為,作為一個古代的軍事關隘,是避免不了戰爭避免不了流血犧牲的,所以將圖案繪成紅色也是體現了當時的老百姓對戰爭的一種抵觸情緒!
兩側是一組風情壁畫,幅高2.3米、寬2.7米的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養的`寵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它戲臺上是非常少見的。對聯是漢語文化的奇葩,好對聯令人回味無窮!嘉峪關戲臺上就有一幅意義深遠的的對聯,在兩側的八字屏風磚上刻有:“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佞”字是奸臣小人的意思,所以說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曲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看了這么久,大家是不是覺得脖子有點困呢?那么嘉峪關關城的戲臺為什么會建的如此之高,卻又沒有樓梯呢?其實,在建好之初,在兩側是有樓梯的,只是歲月變遷,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有一座高高在上的戲臺。戲臺的后臺是封閉的。戲子從樓梯走上去演戲,演完戲之后,去后臺換服裝。戲臺建得如此之高,是為了不讓人們看到戲子的腳,由此可見,在當時戲子的地位是很低下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登高望遠”,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感受的這里的樂趣!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在《十唱嘉峪關》中寫道:“據傳說,在嘉峪山下,無警時,西域來人和出關使者常常在此聚會、歌舞。”并有“西域來人漢家使,嘉峪山前舞月圓”的詩句,可見當時城內戲臺上,歡樂歌舞的情景是多么動人。
嘉峪關導游詞 篇7
我們的車在筆直的公路上飛速的行駛著,南邊巍峨的祁連山脈連綿不斷,公路兩旁茫茫戈壁,一望無際。正當我無聊的時候,突然爸爸叫起來,“看!城墻,嘉峪關快到了。”這下我精神了起來。
我們來到嘉峪關,高高的城墻,雄偉的塔樓,讓我不禁聯想到在城樓上舉弓搭箭的將士們在和入侵的匈奴作戰時的情形,嘉峪關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我一口氣跑上城樓,看見內城四角有角樓,像碉堡的樣子,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墻建有敵樓,是放置兵器的地方。內城是關城的.主體,都有甕城保護,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建于明洪武5年,歷史悠久,我走進城關,抬頭望去,看見一只燕子飛進了一條墻縫里,我覺得好奇怪,難道燕子的窩筑在墻縫里嗎?就在這時,一塊石碑告訴我了答案,原來這還有一個傳說呢。那時,雌燕和雄燕一起出關覓食,雌燕早回窩,而雄燕回來的時候,城門已關閉,,因為城墻太高了,飛不上來,便一頭撞死在城墻上,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到死。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墻祈禱,后來將士出關前,全家一起到墻角擊墻祈禱,形成一種風俗。
走出嘉峪關,我驚嘆于古人的智慧,他們能在茫茫戈壁上建造起那么宏偉的城關,來阻擋匈奴的入侵,真是讓人不可思議,我會永遠記住它!
嘉峪關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
你們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是嘉峪關,它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長城的一部分。
大門頂上有一塊牌匾寫著“天下第一雄關”,它本來是朱紅色的,但是經過風吹雨打,上面的紅漆掉了。大門右面的走廊有許多文章和詩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樣的文章琳瑯滿目,其中有毛主席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懂得欣賞詩句的人都會來看一看。
走上城墻,踏著青磚,往下望,至少有兩層樓高,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練兵場上放著數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學會六樣兵器。大家想想看,這些士兵日夜駐守在邊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城樓的一角有塊黃土磚,關于它還有段故事呢。據說在長城建好后,工匠們發現剩余了一塊磚頭,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工匠們只好把磚頭藏在城墻的一角。誰知還是被巡視的將軍發現了,當將軍問起,工匠們急中生智,都說那是一塊“定城磚”,如果移開它,城樓是會倒塌的'。這個傳說真有趣,事實上,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磚頭而已。
一出嘉峪關就是茫茫的大漠,這個關口是古代的海關。尊敬的游客,請慢慢游覽吧。
嘉峪關導游詞 篇9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嘉峪關關城講解員張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巍巍雄關耀中華。這里,曾上演過一幕幕民族征戰的歷史話劇;這里,流傳過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奮斗的動人故事。巍巍雄關耀中華,古老的嘉峪關,就象一位歷史老人,六百多年來,離合悲歡的往事,滄海桑田的巨變,映在它古老的青磚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墻里。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關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30華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關西的大草灘,黃草平沙,地域開闊,素為古戰場,關東是絲路重鎮酒泉,緊靠關東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終年不竭,可供人馬飲用,并可灌溉良田。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險要的地理位置,是這里建關的主要原因。早在漢代,就在距關城北七里的石關峽口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設共防守,據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里一直是"有關無城"。
明王朝建立后,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御,征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后,在此選址建關,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據歷史記載,嘉峪關"初有水而后置關,有關而后建樓,有樓而后筑長城,長城筑而后關可守也"。嘉峪關從建關到成為堅固的防御工程,經歷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長220丈,高2丈許,就是現在的`內城夯筑部分,當時只是有關無樓。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肅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羅城嘉峪關正門項修建嘉峪關關樓,也就是說,嘉峪關關樓是關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書上記載說:"李端澄構大樓以壯觀,望之四達",又過了20xx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 1520xx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關的樣式、規格修建了內城光化樓和柔遠樓,同時,還修建了官廳、倉庫等附屬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尚書翟鑾視察河西防務,認為這里必須加強防務,于是大興土木加固關城,在關城上增修敵樓、角樓等,并在關南關北修筑兩翼長城和烽火臺等。至此,一座規模浩大,建筑宏偉的古雄關挺立在戈壁巖崗之上,它像一隊威武雄壯的戰士,屹立在兩山之間、伸出雙臂,牢牢地守衛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當時的陜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速經嘉峪關,面對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于嘉峪關樓上,為雄關又添了幾分威嚴、幾分雄壯。清末因禁煙而被貶赴伊犁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經嘉峪關時,面對巍巍雄關和大漠風光寫下了的詩篇<出嘉峪關感賦)其中一首寫道: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入駐馬蹄。
飛閣造連秦樹直,綜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蒼茫人望迷。
誰道堵函千古險,目看只見一九泥。
一生酷愛古詩詞和書法藝術的毛澤東同志曾手書過這首的詩篇。
嘉峪關導游詞 篇10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嘉峪關關城講解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巍巍雄關耀中華。這里,曾上演過一幕幕民族征戰的歷史話劇;這里,流傳過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奮斗的動人故事。巍巍雄關耀中華,古老的嘉峪關,就象一位歷史老人,六百多年來,離合悲歡的往事,滄海桑田的巨變,映在它古老的青磚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墻里。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關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30華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關西的大草灘,黃草平沙,地域開闊,素為古戰場,關東是絲路重鎮酒泉,緊靠關東南坡下,有著名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終年不竭,可供人馬飲用,并可灌溉良田。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險要的地理位置,是這里建關的主要原因。早在漢代,就在距關城北七里的石關峽口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設共防守,據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里一直是"有關無城"。
明王朝建立后,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御,征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后,在此選址建關,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據歷史記載,嘉峪關"初有水而后置關,有關而后建樓,有樓而后筑長城,長城筑而后關可守也"。嘉峪關從建關到成為堅固的防御工程,經歷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長220丈,高2丈許,就是現在的內城夯筑部分,當時只是有關無樓。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肅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羅城嘉峪關正門項修建嘉峪關關樓,也就是說,嘉峪關關樓是關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書上記載說:"李端澄構大樓以壯觀,望之四達",又過了11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關的樣式、規格修建了內城光化樓和柔遠樓,同時,還修建了官廳、倉庫等附屬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書翟鑾視察河西防務,認為這里必須加強防務,于是大興土木加固關城,在關城上增修敵樓、角樓等,并在關南關北修筑兩翼長城和烽火臺等。至此,一座規模浩大,建筑宏偉的古雄關挺立在戈壁巖崗之上,它像一隊威武雄壯的戰士,屹立在兩山之間、伸出雙臂,牢牢地守衛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當時的陜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速經嘉峪關,面對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于嘉峪關樓上,為雄關又添了幾分威嚴、幾分雄壯。清末因禁煙而被貶赴伊犁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經嘉峪關時,面對巍巍雄關和大漠風光寫下了著名的詩篇《出嘉峪關感賦》其中一首寫道: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入駐馬蹄。
飛閣造連秦樹直,綜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瀚海蒼茫人望迷。
誰道堵函千古險,目看只見一九泥。
一生酷愛古詩詞和書法藝術的毛澤東同志曾手書過這首著名的詩篇。
雄關關城布局十分合理,建筑也很得法,適合戰爭防御的需要,關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勢,如果敵兵來犯,可確保萬無一夫。
嘉峪關建關六百多年以來,由于風雨侵蝕,曾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尤其是在1986年,嘉峪關市委、市政府響應鄧小平同志"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偉大號召,倡導各界人士捐款集資,恢復關城。當時,嘉峪關按照國家文物局楊烈等同志指示"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經過多方努力,嘉峪關樓終于又屹立于雄偉的關城之上,站在嘉峪關樓上看著關外,由于歲月侵蝕而變的滄桑的絲路古道,諸多感慨涌上。回頭,曾有這樣一幅對聯記載關樓的滄桑歷史:
歷明清經民國毀于風雨歲月空留遺址、靜觀世事滄桑:
愛中華修長城建在升平年代恢復原貌、再睹華夏春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城學專家羅哲文老先生也詩興大發;口占七絕一首:
嘉峪山前起煤城,墻臺高峙氣蕭森
雄關天下今誰主,游客登樓話古今。
是的,雄關本身的防御意義早已成為了過去,而今登上這座氣宇軒昂的關城,人們不僅為它的氣勢、它的雄壯、為祖輩們的智慧所折服,更多的是在思索和尋找。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如何使這座關城煥發出無比的生命力,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誰說春風不度玉門關?改革開放的春風早己吹綠了關城內外。大開發的春風為關城的建設推波助瀾。使機遇與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是固守著祖輩留給我們的這筆財富而滿足于現狀,還是積極探索、尋找差距、開拓進取?事實是最好的口答;關城作為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當之無愧地被授予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九九六年被授予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今天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宏偉戰略中,雄關又在爭創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活動中找差距、定措施,這些都意味著關城人正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賦予關城以新的意義。
嘉峪關人更是信心百倍,在市委、市政府的超常發展戰略指引下,為關城未來的發展設計了新的藍圖,在這個新的定位中,創新是靈魂、墨守成規意味著被淘汰,關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吸引海內外人士的磁石,要讓這顆磁石閃爍出耀眼的光芒,讓關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呈現出更加雄偉的風姿,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巍巍雄關耀中華。登臨長城,憑吊嘉峪關曾經的繁華,我們將繼承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團結向上的優秀傳統,以飽滿的精神風貌,開拓未來,創造明天。
嘉峪關導游詞 篇11
嘉峪關作為聞名世界的緊要關口,見證了內地與西域、中原與大漠之間紛爭與融合的。同樣,也是長城保存最完整的一處雄關,地勢險要,所筑的城樓由外城、內城、甕城、羅城、城壕等多個部分組成,構成多道防線,形成了一個壁壘森嚴的軍事防御工程。嘉峪關內城全長640米,占地2.5萬平方米。城頭磚垛墻高達1.7米。公元1495年,嘉峪關樓重新修建。清朝同治末年,左宗棠駐節肅州之時,又曾修整關墻和關樓,并親筆題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高懸關樓。
嘉峪關整個建筑由內城、外城、城墻等多個部分組成,可謂是“城內有城”。整個關城建造氣勢雄偉,城樓呈梯形狀,總面積有33500平方米,高達10米。城樓對稱,三層五間式,周圍有廊,城的四個角落皆有角樓。南北墻中段有敵樓,兩門內北側有馬道達城頂,關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間開門,門額刻“嘉峪關”三字。原有城樓,與東西兩樓形制相同,三樓東西成一線。民間傳說,當年建關之時,匠師計算用料十分精確,建關完畢后只剩一塊磚。此磚今存西甕城門樓后檐臺之上,西門外1里處有石碑,上刻“天下雄關”四字。東甕城外有文昌閣、關帝廟、戲樓,城內靠北有游擊衙門府一座,均為清代所建。
嘉峪關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叫楊欣雨,是這次你們游東湖的導游。很榮幸可以陪同大家領略東湖的風光,如果有需要我幫忙的,盡管提出來,我會盡力而為的。
下面我先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東湖。東湖是臨海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臺州現存的最古老的人文公園,東湖開鑿于北宋端拱二年(989),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屯水軍的船場,后來錢暄在熙寧四年(1071)又重加浚鑿,點綴為湖,經過能工巧匠刻意修筑,如今的東湖,更是英姿颯爽,青春煥發。
東湖很有名,有許多文人雅士都愛把東湖比作西湖。清代著名文人俞曲園曾說:"杭州有西湖,臺州有東湖,東湖之勝,小西湖也。"
進了東湖的'南大門,就來到了古色古香的長廊,棕色的柱子,一扇扇石雕的花窗,上面有各種畫,畫著人物、風景,幾十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各種美麗的花,有月季花、杜鵑花、迎春花,漂亮極啦!微風從左邊的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穿過長廊,就來到了九曲橋。鐵制的橋欄桿,石板鋪成的橋面,彎彎曲曲,有十二個彎,站在九曲橋上,湖水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翡翠。游船在水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如果在清晨,云霧飄然,像在仙鏡一般。
沿著九曲橋,就來到了湖心亭和半勾亭,湖心亭建于康熙年間,高閣三層,飛檐八出,雄偉空靈,江南罕見,是建筑史上的一大驕傲,登臨其上,令人心曠神怡,詩興勃發,清代秀才王冰如詩云:
儼如罨畫樓臺,
任山鳥談天,
水魚玩月;
最好夕陽城郭,
有南峰塔影,北固鐘聲。
半勾亭四面臨水,亭名取意于白居易之詩:"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亭橋之形態,真如天上之一勾月芽。走完九曲橋就是樵云閣和賓王祠,它與湖心亭遙遙相對,南北響應。樵云閣無雕梁畫棟之華麗,有半拱飛檐之奇巧,柱立如山林,肅穆森嚴。兵王祠,寄托著臨海人民對駱賓王的崇敬。
走過賓王祠,來到東湖東岸,那是古色古香的東湖石刻碑林,大大小小的石碑不下百余塊,石碑黑底白底,石碑外表裝上玻璃,很美觀。石碑旁邊,蔥郁的柳條倒垂下來,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走在林陰小道上,好不愜意啊!
東湖的一亭一閣,一橋一廊,古柳新花,老路新堤吸引著人們去細細游賞,它連接著今人和古人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東湖處處有詩,處處有畫。東湖永永遠遠恭候各位再次光臨,謝謝各位!
嘉峪關導游詞 篇13
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長城最西側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中等工業城市。城市街道干凈整潔。城市西北部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部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市外面是無邊無際的戈壁沙漠。嘉峪關風光壯麗,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延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
嘉峪關的神氣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稱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說固如金湯。
關城外還在繼續建設新的長城。這些人工景觀越來越多,后人無法分辨誰是真誰是假。我不知道這是福是禍。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里面的許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導游詞】相關文章:
嘉峪關導游詞05-16
嘉峪關景區導游詞05-15
嘉峪關景區導游詞11-18
嘉峪關導游詞14篇05-09
嘉峪關導游詞15篇04-06
嘉峪關導游詞(15篇)04-06
嘉峪關關城導游詞08-12
嘉峪關景區導游詞31篇02-14
有關甘肅嘉峪關的導游詞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