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經典]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
2.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質。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試換小標題,訓練學生從文章中抓出重點句的能力
情感目標
1.使學生從徐帥教育子女的話中受到自立自強的思想教育。
2.通過學習課文內容和觀看視頻課件,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使少先隊員增強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和愛戴之情,繼承革命前輩的革命傳統和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重點研讀《看門老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兩個故事,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和體會三個小故事中蘊涵深意的詞句,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等。
2.使學生體會到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質皆源于時時用“人民的公仆”來勉勵自已, 甘為人民的公仆是這一切品質形成的內在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座右銘演示導入:
1. 師板書:人民的公仆。試問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確:同學們,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夠嚴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2.師述;曾經有這樣一位共和國的元帥,他親筆書寫了“人民的公仆”5個大字,并把這5個大字懸掛在辦公室的墻上,做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時刻勉勵自己。大家知道他是誰嗎?
3.(演示徐向前元帥頭像)他就是我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元帥,徐向前元帥革命一生,功高蓋世,但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著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為此人民也親切的稱他為(生答預設:布衣元帥)
二、新授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有關布衣元帥的幾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的標題是什么?
2.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三個小故事,去感受一位共和國元帥的布衣情懷和公仆形象!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結合小標題說一說每個小故事寫了件什么事?哪個故事最能體現題目說的“布衣元帥”?
(二)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現在就讓我們隨一位曾在徐帥身邊工作過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帥。
1.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看看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在想到和沒想到之間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可以動筆畫一畫,做下標注.完成自學要求后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2.學生匯報,師相機指導
(1)不但新娘會這么想,我們每個人都會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沒想到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從徐帥的住處、衣著、態度幾方面去回答,并體會出樸實無華,生活儉樸,平易近人)故事中寫新娘用了幾個沒想到(令學生讀讀后師引讀:新娘怎么也沒想到,新娘做夢也沒想到,體現引讀)
3.換小標題“比普通人還普通呢!(敬愛的徐帥啊,您的樸實無華,您的生活儉樸,您的平易近人,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難怪人們會親切的稱您為——布衣元帥,那么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也要親切的稱您為-------布衣元帥。)
(三)學生分角色讀第一和第三故事(重點研讀故事三)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第一個故事《一塊地毯》和第三個故事《路是自已走出來的!“》,從徐帥和秘書,徐帥和女兒的對話中,你又分別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匯報(一心想著國家建設,棄小家,顧大家;對子女嚴格要求,如“告誡”“審問”“繼續追問”“常常”“反復解釋”)
3.換第一個故事的小標題“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
在故事三的教學中教師相機點撥:
(1)引導體會“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終能在人生這條路上,走出一片燦爛輝煌的成功來!同學們!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為別人,學會自立學會自強,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帥的這句話教育子女,教育身邊的人,教育我們)
(2)“鋪路”(文中有:靠著爸爸的名聲要房子;搞不正當的活動為個人謀取好處)
(3)引導體會“審問”分角色讀審問對話(教師引導學生讀的評價)教師換位與學生延續繼續追問(續審)
三、總結升華
同學們,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不圖享樂,心系國家的.元帥,他認為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元帥,他比普通人還普通,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嚴格要求子女的元帥,他告誡子女“路是自已走出來的!”,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徐向前元帥,(同學們,老師不僅要問,你認為徐帥能做到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為他的心里時刻牢記,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愛的徐帥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銘,我們現在可以高聲的說,您堪稱“人民的公仆”
四、課件演示結束
同學們,徐帥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生前那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高大形象卻始終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大家想看一下徐帥生前的音容笑貌嗎?
課件《布衣元帥》
敬愛的徐帥,您一生金戈鐵馬,叱咤風云,戰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樸實無華,“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質的寫照。敬愛的徐帥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請起立少先隊員們!敬愛的徐帥啊!請接受少先隊員最真摯的敬禮(音樂: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知道這塊流浪的形成過程以及想象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
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4.了解本課的敘述順序與(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
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形成的條件。
教學準備
1.曉拍賣物或仿制品以及掛圖。
2.收集有關琉璃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實物激起,揭示課題。
出示瑰油實物或者掛圖。(板書課題。)誰能結合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說說什么是琥珀?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這塊奇異的流浪形成和發現的過程。
2.字詞檢查。
(l)讀準字音:脂(zhi) 滲(shen) 拭(Shi)澎湃(peng pai)
(2)注意字形:辣 湃 拭 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貼
(4)理解:拂拭——撣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針葉樹的樹干上流出的膠狀液體,是制造松香和松節油的原料。
三、結合預習,討論課文的敘述順序。
1.敘述順序。
故事發生的時間(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過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發現過程(第13~17自然段)。
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第18自然段)。
2.比較和《黃河象》一課的敘述順序有何不同。
(1)回憶《黃河象》的敘述順序。
《黃河象》先講大象骨骼化石;再通過科學家的假想,講化石形成的過程;最后講化石的`發現和挖掘。
(2)《琥珀》先通過科學家的設想,講琥珀形成的過程,再講發現。
(3)比較異同,從中感悟到寫文章的敘述順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要清楚合理。
四、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 默讀第2~9自然段,思考:這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2.演示多媒體課件,進行討論。
(1)松樹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這個條件,必須在松樹林里。
(2)天氣炎熱。松樹要滲出厚厚的松脂,還要不斷地往下滴,沒有火辣辣的太陽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有高溫照射,才能流出松脂。
(3)趕巧蜘蛛準備吃掉蒼蠅,這個珍奇的瑰油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兩個小昆蟲在一起。
(4)松脂不斷往下滴,才能積成球。
3.練習有感情地讀這一部分。
提示:
(1)天氣環境,小蒼蠅出現的語段要讀得輕快些,心情是愉悅的。
(2)蜘蛛爬過去一節讀的語調要輕,請速放慢。渲染出緊張氣氛。
(3)蜘蛛撲上去一節速度加快。注意讀出重音。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內容,說說這塊玻確的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
提示:注意講全四個條件。
松脂球形成后,怎樣變成化石的呢?請學習下面的部分。
二、理解“化石形成過程”這部分。
1.默讀課文。
2.思考: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總結出變成化石的條件:
1)時間長。
3)松樹腐爛
2)陸沉水漫。
4)泥沙掩埋。
三、有感情地朗讀化石形成的部分,了解發現過程。
提示:要讀出孩子的高興,父親的驚喜。
為什么令人驚喜?可以讓學生講講原因。
四、默讀第四部分。
思考:這塊瑰油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科學價值?
理解: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自由想象。
作者根據這塊琉璃里面的兩只小動物的特征,運用有關知識想象出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同學們也可以想,這塊瑯瑯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說明
這個語文園地里有五項練習,包括復習同偏旁的字、讀詞語、比較形近字、讀句說句和讀兒歌。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認”,是復習學過的帶“讠、亻、口”的三組字。通過歸類認讀加深記憶。為此要讓每個同學獨立練習,忘了的字查查生字表,讀完之后想想每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點。然后再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讀讀問問,老師可用三組卡片變序抽檢。
第二項“我會讀”,內容是學過的字組成的詞。這些詞在口語中常用,多讀幾遍有利于鞏固生字,積累詞語。可以四人小組的形式互相讀讀。橫向讀、豎向讀,讓學生自己變換讀法,讀得有興趣。讀前老師要提示讀準字音,讀后要注意檢查,糾正不準的讀音。
第三項“比比寫寫”,需區別六組形近字再寫下來。有四組是一筆之差,有兩組字形差別在兩筆以上,要引導學生仔細辨認,學習深辨細究,把字看清楚。比較時要從音形義三個方面清楚地說出每組兩個字的不同。如:“日”,讀rì,紅日、生日的.“日”;“白”讀bái,白云、雪白的“白”。“白”比“日”多一撇。或“白”去掉一撇就是“日”。先同桌的兩人你說一組,我說一組,互相說說、互相補充,再全班交流。比較清楚后再寫一寫。提醒學生寫字時要把不同的地方記住,字要寫正確。
如“馬”第一筆是“”不帶“鉤”,“鳥”第二筆是 “”與“馬”不同,里面還有一點。要借助田字格把字寫勻稱,沒把握的同學可再看看課文中的范字。
第四項“讀讀說說”,要求通過讀句,了解“嗎、呢、吧”的用法,會用它們說疑問句。這三個語氣詞都可用在問句里,“嗎”一般用于是非問句,只需別人作肯定、否定的回答;“呢”用于特指的問句,需對方說出具體的答案;“吧”用于推測、估量的問句,回答也只需肯定或否定。這些用法只供教師判斷學生用詞說句合適不合適,對于學生則只要求通過讀句來培養語感,學著說一說。教學時先指導學生明白題目要求,再讀三句話,啟發學生想想三句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導讀出問句的語氣。然后分組練讀學說。最后檢查說句的情況。
第五項“我會讀”,內容是一首兒歌。這首兒歌想象豐富,形象地描繪出白云的姿態,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與第12課《雨點兒》有一定的聯系。兒歌中“站、躺、涼、肥、才”沒學過,“著”是多音字,要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輕聲的讀法。朗讀中可啟發學生想象自己在看白云,與白云談話,力求把兒歌的韻味讀出來。兒歌的內容不必講,要通過讀來感知了解。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時并不能如我們心中所想地發展,但也不是所有的“糟糕”,都是壞事,看,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了,已經沒有時間重新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可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生活就是這樣,只要善于思考,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短處或許能變成長處。本課的教學可以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玲玲的情感變化,品味爸爸意味深長的話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品味“爸爸”的話,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把握玲玲的情感變化,品味“爸爸”含有深意的那句話。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學生預習課文。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1.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有一位小朋友也很喜歡畫畫,她就是——玲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好嗎?瞧 ,她笑瞇瞇的多可愛啊,我們再來叫叫她的名字吧,玲玲:ling 注意是后鼻音,要讀到位,第二個“玲”要讀輕聲。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呢?還要注意右邊是個令,不要把點落下了哦。觀察一下它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看老師書寫,同學們可以拿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你會寫了嗎?可以試著在練習紙上寫一寫。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給“玲”字找找朋友嗎?“玲”字經常用在人名當中,也可以組詞:小巧玲瓏。
2.玲玲不僅喜歡畫畫,還是位畫畫能手呢,家里到處掛滿了她的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課文就是和玲玲其中一幅畫有關,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板書:玲玲的畫)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玲玲畫的是什么?玲玲畫得怎么樣?她遇到了什么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呢?板書:畫了什么?什么事)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打開語文書去尋找答案吧。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并且邊讀邊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大家了,你會讀嗎?我請幾位小老師來帶領我們大家讀,小老師讀1遍,大家跟讀2遍。隨機糾正讀音。
2.去掉拼音,你能讀了嗎?開火車讀
3.試著將下面的句子讀通順。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
“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4.讓我們再次齊讀這些生字,邊讀邊記住它們。
5.老師相信這回大家能夠把課文讀得更加通順了,請大家捧起語文書,再次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啟發思維,朗讀感悟
1.老師寫了一個小提板,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概括課文內容嗎?(課件:玲玲不小心把畫 ,她動腦筋畫了 ,結果 。真會動腦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板書:畫好畫—弄臟畫—巧添畫
2.同學們這么愛動腦筋,讀得又這么好,老師就獎勵大家欣賞一下玲玲的畫。(課件出示第一段)現在你知道玲玲畫了什么了嗎?《我家的一角》。玲玲對她畫的這幅畫怎么樣啊?讓我們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板書:滿意。你從哪里看出來她很滿意?(課件:端詳)
“端詳”是什么意思?哪個小朋友可以表演一下?原來端詳:就是仔細地看。
3.玲玲端詳著她的畫,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邊讀邊體會玲玲這時候的.心情。
是啊,這么好的一幅畫,我得仔細著點,可別弄臟了它。可偏偏就在這時,出了意外,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2-6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答案。指名回答、朗讀(課件: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想想,玲玲這時候心情又是怎樣的?板書:傷心
誰愿意當一當玲玲,來讀一讀這一段。
指名讀,齊讀
4.爸爸放下報紙問: “怎么了,孩子?”玲玲傷心地說:“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是啊,來不及了,玲玲啊可著急了,誰能讀出這種著急的語氣 。玲玲真是傷心極了,誰再來試試?
此時的玲玲真是又沮喪又難過,傷心極了。
5. 可是啊,“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得了一等獎。”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7、8、9三個自然段,找一找你覺得很有啟發的句子,讀一讀,抄一抄。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糟”讀準字音,你能給它組組詞嗎?糟糕、糟透了 注意“糟”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上的部件,要注意筆順。老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
6.爸爸口中的壞事,是指什么?玲玲把畫弄臟了。好事又是指什么?玲玲的畫得了一等獎。那玲玲是怎么把壞事變成好事的呢?板書:動腦筋
是啊,她肯動腦筋,不僅玲玲動了腦筋,爸爸也動了腦筋呢,小朋友們,讓我們也開動小腦筋,合作讀一讀7,8兩段,男同學讀第7段,女同學讀第8段,然后找一找從哪可以看出來,爸爸和玲玲都動了腦筋了?用圓圈圈出關鍵詞語。(仔細,看了看,想了想)板書:仔細
7.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爸爸為什么要“仔細地”看看?老師把“仔細地”去掉好嗎?他在動腦筋,思考,他想了很多,都想了些什么?嗯,爸爸動了動腦筋,想到辦法了,可是爸爸并沒有直接告訴玲玲,而是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爸爸?(耐心、親切)那該怎么讀?誰來學著爸爸的樣子,讀一讀。想象一下爸爸親切的樣子,再來讀一讀。
8.玲玲是怎么動腦筋的?她是一下子就想到畫小狗的嗎?不是,你從哪個詞看出來?(板書:想了想)她可能會想些什么?(拖鞋、花、地毯、書包……)為什么最終畫了小花狗呢?因為這樣畫圖畫才更有趣,更加富有生活氣息了,更符合題目《我家的一角》于是她動筆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我把這句話改成:小花狗趴在樓梯上。好嗎?為什么?這樣寫能使原本枯燥的句子更加生動形象了,那你愿意做做小作家嗎?
軍軍( )地端詳著自己寫的字。
小花狗( )地趴在大樹下乘涼。
我( )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9.看著這只懶洋洋的小花狗,玲玲終于(滿意地)笑了。對比之前的畫,你更喜歡哪一幅?如果你是評委的話,你會選哪一幅?為什么?這時候玲玲的心情怎樣?板書:滿意 笑了 爸爸看了,也高興地說:“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四、總結提升
1.爸爸動了動腦筋想到辦法了,玲玲動了動腦筋將弄臟了的畫畫得更美了,小朋友們一起動了動腦筋,將一個個問題都解決。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能變成好事。讓我們一起把這篇富有深意的課文讀一讀吧。
2.同學們,在生活當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處理,選擇一條來說一說,也可以說說自己動腦筋解決過的事情。
3.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讓我們來讀一讀智慧先生的智慧袋吧。課件:“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只要肯定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生字教學
1.好,愛動腦筋的孩子們,你能動腦筋記住它們嗎?觀察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2.注意“梯”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邊的“弓”字要寫得扁一些,要注意筆順。老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
3.小朋友們可以在練習紙上多寫幾遍,寫完的同學可以把剛才我們交流的過的壞事變好事的事情也寫一寫。
板書: 玲玲的畫
畫好畫 弄臟畫 巧添畫
畫了什么?
什么事?
滿意 傷心 滿意 笑
壞事 仔細 想了想 好事
動腦筋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2-18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4-06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6-15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學語文教案03-25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7-06
小學語文母雞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