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選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于細致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具準備: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注。
4、了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采用學生自學_____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后練習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后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后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并用“”劃出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后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么美麗,它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么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
(嶺、林、花)
A、“嶺”有什么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采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么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么?(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采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后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點?讀、議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
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5)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系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
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么?
(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
1)“空洞”什么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里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
讓學生聯系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系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3、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三、作業:1、課后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語文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2、引導學生學習優秀人物的精神品質,了解自己的特點,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
3、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識,以利于學生健康地成長,形成良好的個性。
4、以歌頌青春為內容,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二、教師準備
1、和學生們一起設計、制定活動計劃,安排活動時間。
2、根據實際條件,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或相關網址。
3、確定主題班會的內容、形式,決定主持人、演出者和有關事項。
三、活動指導與建議
“青春隨想”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既有聯系又相對獨立。步入青春,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心愿和理想,這是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對未來的美好希望,應該熱情鼓勵;步入青春,學生們開始形成自己的個性,這時更需要加以引導,讓他們健康地度過青春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步入青春,不僅身體要得到良好的發育,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成長,要注重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團結合作的精神;步入青春,很多人都會有成長的喜悅,讓學生們盡情地歌頌青春,贊美青春,建立自信心,培養對生活的熱愛,保持青春的活力與朝氣。“隨想”并不是隨意,而是有著嚴謹的內涵。
關于具體的活動,有如下建議:
1、“青春的心愿”部分
①許多學生的心愿和理想,也許談不上遠大,也許還很稚嫩,不要拔苗助長,實實在在才是真;
②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向著天空、群山、大海大聲喊出自己的心愿,可以有助于學生克服膽怯、羞澀等心理障礙,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如舉行青春的儀式,可以借鑒有些國家為年輕人舉行成人儀式的做法;如青春宣言,更是可以參考各種宣言的形式。總之,活動要有創新,才能吸引學生。
2、“青春的座右銘”部分
①“座右銘”要學生自己體會,不要板起面孔說教;
②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引導他們了解自己,自覺地克服自己的不足;
③學生是生活在集體中的,要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優良品質。只關注自己是不夠的,還要關注他人,這樣才能和他人合作相處。幫助他人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也是團結合作的一個方面。
3、“青春的知識”部分
①作為進入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不僅身體健康、知識水平提高是重要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說更加重要。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或多或少地有意識地尋求完善自己;
②青春期知識,包括性知識,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作為跨學科的一項活動,可以和生理課等結合起來。怎樣宣傳科學知識,要有一定的創意;
③有條件的話,可以利用視像、網絡等資源。
4、“青春的頌歌”部分
①歌頌青春,要讓學生感覺到青春的火熱、燦爛、美麗,讓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青春、熱愛生活。不能做作,不能強加于人;
②青春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所以活動要讓學生動起來,奔放起來;
③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完全由學生來主導,盡可能不加限制。
四、活動評價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評價標準:
1、學生在此次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2、在活動中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在活動中表現出的語文能力。
其中第一點最重要。教師也可以再列出幾個方面,綜合起來制定評價標準。
五、有關資料
1、青少年的健康與成長
青少年期不是簡單的兒童期的延續。兒童成長為一個青少年時會發生重要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青春期的變化特別表現在生殖系統、性機能反應以及年輕人認識自我和被他人所認識的諸方面。他們在身高和體力上發生變化,并且在性別上形成了明顯的差異;抽象思維的能力和移情作用開始顯現出來;在家庭內部和家庭以外的年輕人中間,開始與成年人之間建立新的社會關系。這些新的能力的發展產生了新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因為性別、生理和心理發育的水平、以及個人社會成熟的程度而表現得大相徑庭,而且也與青少年所處的社會、文化、政治、自然和經濟環境有關。
由于家庭以外的影響開始占據更重要的位置,年輕人的自我判斷和形成的.各種關系對他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和成長越來越具影響力。他們在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將會影響到一生以至后代。青少年時代是年輕人自然體驗、對未來、移情和理想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馳騁的時代。同時也是增強自我意識(有時是自我價值墮落)的時期;自我評價和勤學好問的時期。隨著生育能力的開始發育,在這一時期青少年萌發了兒女之情和性沖動。出于要與他人建立穩定的聯系以及參加工作,開始生活的需要,年輕人在這個階段要求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這個時期也是青少年在承擔成年人責任之前,以不傷害自身健康和利益的各種方式,盡情享受人生的階段。
(節選自世界衛生組織技術報告《青少年的健康與成長》)
2、徐志摩《默境》
但見玫瑰叢中,青春的舞蹈
與歡容,只聞歌頌青春的諧樂與歡蹤;
輕捷的步履,
你永向前領,歡樂的光明,
你永向前引:我是個崇拜
青春、歡樂與光明的靈魂。
(選自《徐志摩詩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學習做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美,學習做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準備搜集各種形狀的葉子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結合插圖初步了解每一節詩歌所講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師引導學生質疑:樹葉怎么美?什么樣的樹葉才美?
1、自由讀課文。
2、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2)注意正音。
(3)出示詞語卡片,輪讀。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節
1、誰來讀?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樹怎樣美?
3、指導感情朗讀。
(二)學習第三~~八節
1、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葉子是怎樣的?
理解:形態各異:樣子各不同。
4、葉子做著怎樣的工作?
理解:奉獻:貢獻。
5、每個季節的葉子是怎樣的?
6、齊讀。
(三)學習第九~~~十一節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壯:強壯、健壯
蔥翠:(草木)青翠
輸送:運送;從一處運到另一處。
3、齊讀。
1、出示詞語。
2、出示生字。
3、寫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師范寫“異、奉”。
5、指導學生描紅。
學生讀課題。
交流想知道的內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注意正音。
出示詞語卡片,輪讀。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段。
指名學生讀第一、二節。
那棵大樹很美。
樹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
學生練習朗讀。
學生分小節讀課文。(指名讀、小組讀等)
學生交流。
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春天:葉子嫩綠,夏天: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天:飄零。
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學生回答。
學生理解詞語意思。
學生齊讀。
學生讀詞語。
學生認讀詞語。
學生齊讀。
學生仔細看。
學生描紅練習。
計:
課后收集樹葉,看誰能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觀點,簡述理由。
2、能恰當引用課文語句,寫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觀點。
3、能對文章的觀點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寫的一篇雜感《論美》。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為了讓這張臉變得好看一些,花許多鈔票去美容,還有甚者,不惜千金去做整容手術,當一回或人造美男。我們都不是一擲千金的富翁,當然沒有那么許多閑錢花在這張臉上,那么我們如何去追求自身的美呢?那么我們學習完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能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二)整體感知。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文中的句子歸納課文的`主要觀點,并簡要說說課文論述的思路。
(三)觀點運用。
1、有一位品學兼優的同學,他的臉上有一塊難看的胎記,其他同學的異樣眼光使他很難為情。他自己也常常為這塊胎記而郁郁寡歡。作為好朋友,請你寫一封信勸說他(她)。
要求:
(1)運用文中的一些觀點或語句進行勸說。
(2)認真研讀課文,收集有關語句,仔細揣摩。
(3)150字左右,10分鐘左右完成。
(四)辨別觀點。
1、 仔細閱讀課文,對于作者的一些見解你是否贊成?如果贊成請舉一個例子證明;如果不贊成也請舉一個例子來反駁。
總結:
教師寄語:擁有美,猶如擁有冬日的陽光,溫暖了別人,也會溫暖你自己。學會熱愛,學會珍惜,學會奉獻,你就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