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前兩首詩
2、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對詩的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感情
重點難點:
朗讀背誦前兩首詩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策略方法:
朗讀法
教學媒體:
錄音機
教學設計:
課前二分鐘演講
學習《歸田園居》學習《使至塞上》前兩首。
1、老師范讀,提出朗讀要求
2、注音:荒穢草木長
3、結合注釋,讀懂字面含義
分析思想感情陶淵明《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世人在南山下種豆,很顯然,他不善于種田,但早出晚歸,不辭勞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從表面看,寫的是勞作之樂,但其內涵,是不想在污濁的現實中失去自我。
1、背景:公元737年,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的大使,實際上是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些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2、朗讀課文
3、注音:燕山逢候騎
4、分析思想感情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難言的內心感情。經過長途跋涉,卻沒見到將官。接著,筆峰轉入對塞外風光的描寫上。
5、朗讀背誦
板書設計提綱
《歸園田居》:不想在現實中失去自我,希望自食其力。
《使至塞上》:借邊塞風光,抒發被貶的凄涼。
語文教案 篇2
一、談話導入
師: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師去武漢觀看了一場大型的展覽,是為了紀念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誕辰200周年而舉辦的,整個展覽大廳掛滿了世界各國畫家為安徒生童話配上的圖畫,彩色大屏幕上放映著由安徒生童話改編的動畫片,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白雪公主》,人一走進去,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老師今天特地帶來了展覽的門票,你們看,這上面畫的是?
生:丑小鴨。
師:哦,是的`,是丑小鴨,下面咱們大家一起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好嗎?趕快翻開書126頁,齊讀課題《丑小鴨》。
二、初識生字,合作交流
1、自己讀一讀這篇童話故事,把字音讀準確,如果碰上了不認識的生字寶寶,就作個記號,可以向身邊的人求助。
2、老師看到很多同學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標好了自然段,圈出了生字寶寶,學習習慣真不錯!這樣吧,把你已經認識的生字寶寶介紹給四人小組里的小伙伴,并且告訴他們,你是在哪里認識它的。
三、識記生字,游戲鞏固
剛才很多同學大聲地介紹了自己已經認識的字寶寶,咱們現在把這些字寶寶請出來和全班同學見面好嗎?你想請誰出來?大聲地叫出它的名字!
(一)形聲字:
鴨、鵝、剩、笆、譏、葦、裂、烘、翅、膀
1、指一生請出一個字寶寶,這一課還有哪些形聲字呢?找一找。
(二)會意字:
冰、蛋、灰、殼
1、看見形聲字寶寶和同學們見面了,有幾個字寶寶呀,也想快點出來。(生字卡片一起出示會意字)認識它們嗎?
2、這么多同學認識它們,那老師想來考考大家,請你根據每兩個字寶寶的樣子,想個辦法讓讓我們迅速地記住它們,能做到嗎?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最會開動腦筋!
(三)學生比較陌生的字:
臥、孤、僵、虧
1、還有幾個頑皮的字寶寶老是不肯出來見我們,平時它們也很少跟我們打招呼,是哪幾個呢?我來叫它們的名字,請你在手中的生字卡片里面找出來。
2、全找出來了,真棒!用你手里這四張卡片,和你的同桌開火車讀一讀。
3、這些字寶寶跑到老師的轉盤里躲起來了,想抓住它們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抓得準,在課文里找出它藏在哪個自然段里,讀出來。
段落1:太陽暖烘烘的。鴨媽媽臥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段落2: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離開了家。
師:讀得真不錯,這一段里出現了兩個生詞,齊讀一遍。
段落3: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把他帶回家。
這么多生字全都認對了,看來同學們識字的本領又提高了,咱們最后一次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交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讀課文的時候肯定讀地更流利了,自己把課文再讀一讀,看看是不是比剛才讀的有進步了。
指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一聽,他們讀準確讀通順了沒有。
全班齊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1、單元主題:
⑴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時也有很多不盡人意、讓人覺得頭疼的事,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呢?讀讀本單元的主題就知道了。
⑵課件:出示單元主題。
⑶學生在下在自由讀,同桌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⑷指名學生匯報。
2、引出課題:
⑴一個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決的。
⑵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識字: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本課要認的生字。
⑵檢查識字情況。
⑶全班一起先讀一讀。
⑷課件:出示本課要認的生字。
⑸開火車。
2、讀詞
⑴自由讀詞,說說這些詞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指名學生說,可以結合實際舉例子談一談。
3、讀課文:
⑴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⑵指名學生讀課文。
三、理解感悟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玲玲)講玲玲干什么?(畫畫)在畫畫整個過程中,玲玲都是稱心如意的嗎?
2、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讀,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變化的。
3、指名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高興──難過──高興。
4、從哪兒看出玲玲很高興,很難受,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讀一讀。
5、指名學生讀,老師指導。
6、思考:
為什么玲玲的心情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是誰幫助了她。
7、咱們一起把爸爸與玲玲的`對話讀一讀。
8、爸爸說的有道理嗎?爸爸說的哪句話給你了很大的啟示了。
9、課件:出示爸爸的話。
10、以各種形式讀,談談你對爸爸這句話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
課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這樣的事并能很好的解決,那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決的,現在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會怎樣解決。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① “知識目標”: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② “能力目標”:領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著的藝術和美,學會在生活中去發現、創造藝術的美。
③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2、欣賞討論法: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直觀的感受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
3、聯想法:由兒童游戲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中國畫,讓學生在品讀中領悟到游戲中蘊含的藝術美。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新課:
展示豐子愷的兩幅漫畫,并配以作者的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學生感興趣的漫畫入手,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由漫畫引入課堂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本文的熱情,可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力求創新: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由生活中的發現,進行藝術美的創作的故事。
(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資料搜集的能力.)
〈三〉正音正字:
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作好準備。
〈四〉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五〉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尋找最能表現童真、童趣的語句,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
〈六〉拓展欣賞,藝術熏陶:
展示幾幅中國山水畫和西洋人物畫,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賞析,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的解釋,會使語文課陷入美術課的泥坑,可以讓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強語文課的容量,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對自己的終身發展也有益.)
〈七〉口語交流,人文培養:
語文學習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于教材,應向生活延伸.引導學生由自己童年的游戲引發體驗,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互相溝通、互相合作。
〈八〉課堂小結,歸納總結:
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通過大家的合作交流,讓學生用一句話歸納本節課的心得、收獲。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進行語文學習,使語文課堂的寬度得到延伸。)
流程二:教案原稿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2、體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教學難點:
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具準備:漫畫作品、中國畫、西洋畫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豐子愷的兩幅漫畫,并配以作者的話。)大家看到的兩幅漫畫一幅是“瞻瞻底車--腳踏車”;一幅是“_langnp20xx 建筑的起源Tlang20xx”。這是我國d6??幕?搖⑸⑽募L''d2豐子愷先生的作品,豐子愷先生曾說:“我企慕這種孩子們的生活的天真,艷羨這種孩子們的世界的廣大。”是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有美好的向往,當然,更多留下的是像豐子愷漫畫中童年的趣事,充滿了童真、童趣,今天X''a3?夢頤且黃鹱X''df進豐子愷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竹影》。(同時板書出課題)..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
三、檢查預習
給下列生字注音
愜意(qi¨) 水門汀( tīng) 參差不齊(cēn cī )
撇( piě) 蘸( zh¨n) 口頭禪( ch¨n)
四、自由朗讀課文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然后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
五、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1、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么,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
(學生找到后在小組內朗讀,然后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范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2、看到孩子們在水門汀上描竹影的時候,父親有沒有責備孩子們把地板弄臟?父親做了什么,說了什么?
父親和“我們”一起描竹影,還給“我們”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
六、拓展欣賞
通過爸爸對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介紹,你認為此二者的區別有哪些?討論一下,結合自己的認識,歸納一下。
(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方面:中國畫以墨和朱砂為顏料
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
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讓學生
直觀的感受中西文藝的不同,并由學生合作賞析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一些不同畫法)
補充:中西方在畫法方面的基點區別
(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3)中國畫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畫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4)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
(5)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七、拓展延伸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云,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
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后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比如過家家、女生喜歡布娃娃等,再回到豐子愷的漫畫,“瞻瞻底車--腳踏車”; “建筑的起源”,在兒童的游戲中蘊含著文化藝術。
八、課堂小結,歸納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板書) 藝術并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九、發散延伸:
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贊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說: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 根細好鉆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著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么樣?
一生:我會用黑筆,畫成鋼鐵的模樣,表現“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氣概。
一生:我要用紅色,畫出我的熱情。
一生:我要選擇五十種不同的顏料,讓每一片葉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
十、布置作業:
收集一些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藝,比較一下中西文化的區別。
板書設計:
竹影
“我”、弟弟、華明 父親
描竹影 中國畫
游戲 藝術
中國畫:神似、神韻
畫
西洋畫:形似、寫實
語文教案 篇5
6我選我
(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6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從小關心集體。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識記生字。
課前準備:
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10我選我,理解選(選舉,推選的意思).
齊讀課題.題問: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誰?他選自己干什么?他為什么要選自己?)
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出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今,林的韻母是前鼻音,名,讓的韻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四、教師范讀(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讓學生說一說:我是誰,他為什么選自己當班上的勞動委員.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齊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說這段講了什么:班上的勞動委員李小青轉學了.
2、出示思考題,學生自由輕聲讀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
(1)當林老師讓大家補選一明名勞動委員時,為什么教室里靜悄悄?
(2)當王寧說:我選我時,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3)王寧為什么要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學生讀后討論,教師加以點撥,先理解前兩個問題.(靜悄悄就是一點聲音都沒有.說明大家對補選勞動委員這件事很認真,都在想選誰當勞動委員,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沒有想到的情況時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寧的發言大家都沒想到.因為一般選舉總是選別人,難得有人選自已.)
指導朗讀:選誰呢?要讀出思考的語氣.教室里靜悄悄的要讀的慢而低,顯示出教室很安靜,大家正在思考問題.我選我,要讀出堅定語氣.
讓學生多讀王寧的話,休會他為什么選自已當勞動委員.(1,王寧和李青是好朋友,他非常想學習李青愛勞動,愛集體的點;1,王寧有信心,有決心,能做得像李青那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指導朗讀.老師的話要讀的`和藹可親.王寧的話要讀得誠懇,堅定.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齊讀,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討論: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想起一掌聲?(全斑同學相信王寧一定能當好勞動委員,大家用掌聲表示同和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出示生字詞,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自讀,齊讀課文.
二、1、識記字形,指導字.,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校:右邊是交,而不是文.界
名:要與路右邊的各區分.
為:是``為.
話:左邊是言字旁,右邊是舌,而不是古
2、指導寫課文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描寫一個,臨寫一個,對照范字再寫一個.
重點指導書寫以下幾個字.
校,讓,說,好,話5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的人字頭,和捺的起相連結,開口度較大.
三、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
(1)齊讀,指名讀.
(2)啟發學生用關心,熱愛口頭詞語搭配練習.(關心同學,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熱愛科學.)
3、課后練習第四題.
(1)學生自輕聲讀句子.
(2)指名讀句子.
(3)用比較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每組的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板書設計:
10我選我
王寧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工具書理解課文中生字新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自主搜集有關的發明故事,通過閱讀與交流了解發明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關。
4.通過自讀課文、自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及各部分的內容,體會表達的'條理性及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與交流文本了解發明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和思考生活,敢于創新、敢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板書課題。
1.(教師播放奧運錄像片段)師:同學們,這個場面你看到過嗎?誰能說說開幕式上的這些畫面給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題?(四大發明)
2.師:奧運會開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四大發明。今天,我們這節課就從兒童一些小發明說起。(出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系句子想想意思;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課件出示中心話題: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介紹了幾種與兒童發明有關的發明?
1、自讀自悟。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自主讀文,交流感受。這是篇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先引導學生自讀通讀課文,,交流疑問,并進行自主解決,教師適當點拔。)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給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
2.出示課前搜集的有關發明與兒童的小故事,在小組講一講,并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3.師小結:課文為我們列舉了五個事例說明許多發明的奇跡都源自兒童的需要、奇想與發現,只要大家善于觀察、發現、你也能成為小發明家。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閱讀淺顯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學習重難點】
1、謝太傅對兩種不同的詠雪佳句到底有何評價?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后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學習過程】
(由 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步驟可由老師靈活調配,時間暫不做明確規定。)
第一步:自學環節 (解決目標1)
1、學生聽讀課文:注意重點詞語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和節奏。
2、學生誦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
3、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雪驟 ( ) 差可擬( ) 柳絮( )
尊君在不( )
第二步:合作環節 (解決目標1、2,)
1、小組長檢查“自學環節”完成情況,并通過討論得出正確答案。
2、譯讀課文:結合課文下方的注釋,疏通文意。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 )內集( ),與兒女講論文義( )。俄而( )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 )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 )可擬(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 )行,期日中( ),過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 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 ),下車引( )之( )。元方入門不顧( )。
3、翻譯重點句子: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風起。
(3)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5)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4、小組討論:(解決重難點1、2)
①“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么樣的氣氛?
②為什么“公大笑樂”? 我們可以從哪里看出作者的傾向?
③七歲的`陳紀“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第三步:展示環節,學生展示自學及合作學習成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解決難點1)
“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你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譯文: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 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在正午時分。過了正午,友人還沒有到,陳太丘就離開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只有七歲,正在門外玩耍。友人就問元方:“您父親在家嗎?” (元方)回答道:“他等您很久您也沒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出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己離開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 ,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 元方卻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家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3-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03-01
語文教案03-01
語文教案03-01
語文教案02-25
語文教案02-26
語文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