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復習:(an.en.in.un.ün)
前面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認識了五位鼻韻母朋友,你們還認得嗎?咱們再來和老朋友見面,好嗎?“小火車,開起來,嗚嚕嗚嚕開起來,火車頭,你來帶”。
小結:看到小朋友們學得這么棒,老師也感到特別高興。今天又有四位新的鼻韻母也想和大家來做好朋友,你們歡迎嗎?
二、新課:
1、學習ang
①出示圖:“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②師出示gang的音節:“這就是gang的音節。老師把聲母g和調號去掉”,指ang,猜一猜,它應該怎樣讀?”
③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就是老師給大家介紹的第一位鼻韻母朋友ang。發音時,要把嘴巴張大,先發a,再讀ng,中間不能斷開,注意聽老師的發音:ang、ang。
④學生開火車讀。
⑤小結:老師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學會了,你們真聰明,那么請你們小腦袋,轉起來,看能不能根據圖編一句兒歌記住這個鼻韻母。
⑥看圖小結:剛才我們在學習ang時,先根據圖學會了它的讀音,然后還編出了好聽的兒歌來記住它,看到小朋友們的熱情這么高,另外三位鼻韻母朋友也想馬上和大家見面。老師相信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你們肯定會很快和他們交上朋友。請你仔細聽清要求:
A、根據圖試著讀出每個鼻韻母。
B、討論一下能不能根據圖編一名句兒歌。
2、小組匯報:
過渡:剛才小朋友討論得真熱烈。現在我們把討論結果交流一下,好嗎?
⑴指eng,誰能說說你們小組的學習情況。
小結:老師也認為這個小朋友匯報得不錯。不過老師給你一個小小的`建議。在發eng時,嘴巴一定要是扁扁的,像老師這樣,大家學一下。
⑵指ing,誰能起來說說這一組的學習情況?學生匯報完后,請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學習。
⑶指ong,這一組呢?學生匯報完后,教師小結:這個小組學得也不錯,不過要想把這個鼻韻母讀準,小朋友們必須先把嘴巴攏圓,再發音。
⑷小結:為了幫助小朋友分清eng,ong的發音,老師也編了一句小兒歌,你們想聽嗎?
扁嘴巴是eng,eng,eng
圓嘴巴是ong,ong,ong。
三、游戲:
小朋友們真不簡單,一下子就認識了四位鼻韻母朋友,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你們愿意嗎?游戲的名字是我說你對。師簡單說明做法,后進行練習:
師:我讀ang,生:我對ang,
我讀ing,生:我對ing,
我讀ong,生:我對ong。
四、練習拼讀:
1、過渡: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起勁,調皮的小青蛙給大家送來練習題,不過肯定難不倒聰明的小朋友,對嗎?
出示“長”,問:這個字念什么?什么長?誰能拼讀一下?
過渡:咱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你看,不管什么知識都能又快又好的學會,那么這三組練習題,你們有沒有興趣自己學一下呢?
生自己練習,師適當輔導。
問:哪個小朋友愿意當小老師,上來教大家學習呢?
生教完“風”組后,請其他學生評論教的怎么樣
指“幸”組,問:誰愿意教這一組?誰能比他讀的更棒?
指“蟲”組,問:最后一組誰來教?全班向他學。
2、小結:今天我們這里這么熱鬧,引來一群可愛的字娃娃,可是他們太貪玩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咱們一起幫幫他們,把字娃娃送回家,好嗎?
出示掛圖,請同位合作,拼讀出每座房子上的音節,然后再把相應的字娃娃貼在上面。
3、游戲:找朋友。
教師說明玩法:小組合作拼讀音節詞,再找到相應的圖片。其他小朋友一起隨著樂曲拍手。
五、小結:今天除了四位鼻韻母朋友,老師還帶來了兩位整體認讀音節朋友。教學ying,yuan。
六、教學書寫:
過渡:聽說咱們小朋友的拼音寫的非常漂亮,老師想請你們在拼音格里寫一個ang讓老師欣賞一下好嗎?
出示學生作品,問:你認為這個小朋友寫的好看嗎?哪個字母寫的最漂亮?哪個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小結:小朋友們談的太棒了,請你們再在田字格里把剩下的三個鼻韻母練習一遍,好嗎?
七、課堂小結:誰能說一說,你在今天這節課上都有哪些收獲?
八、作業:請你把在課堂上學會的兒歌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及以下詞語:體內、木板、緊貼、趕緊、醫生、病人。
2、默讀課文。了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培養善于發現問題,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診器是怎樣制造出來的。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朗讀感悟教學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實物聽診器。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內容:
初步感知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聽診器)同學們,請你們看這是什么? (這就是醫生給病人看病時經常用到的聽診器。)(板書:聽診器)
2、(簡介聽診器)它叫聽診器,可以聽到人體內的各種聲音,比如:呼吸聲、心跳聲。魯班發明了傘,誰發明了聽診器?又是怎樣發明的?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15、聽診器的由來)請同學們把課題齊讀一遍。
3、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正音。
2、讀準字音。 翹舌音:診、治 后鼻音:胸、腔 f 、 h區別:肺、核、劃
3、交流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了——————療 反——————板 尊——————蹲 昆——————棍 空——————腔 斤——————析開——————研 交——————效 換偏旁: 珍——————診 孩——————核 澆——————蹺 揍——————湊 游戲識字:板:用木頭當板子內:一個人走進去了 彎:一個人弓著腰 克:十個兄弟站在一起
4、自由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5、小組互相檢測生字的認讀。
出示寫字卡片
1、讀準字音。(方法同上)
2、給生字找朋友,進行擴詞。
三、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學生課文的朗讀,并指導長句子的朗讀。如:(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而痛苦地死去。)
(雷奈克/每天都用小木棍/仔細聽病人內臟的.聲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診斷。)
3、學生小組探究課文寫了什么事?
四、指導寫字
[說明;生字放入田字格中]
1、分類指導,師示范并提示。 左右結構的字:“吸、板”注意左窄右寬,“木”作偏旁捺要點,“吸”右邊只一筆。
上下結構的字:“克、變、緊”注意上短下長,“彎”的下邊是“弓”。
半包圍結構的字:“近、病”里面要寫寬些。寫好“辶”
2、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3、作業展覽。
五、作業
抄寫字詞。
板書設計:
聽診器的由來
效 療 研 板 蹲 棍 腔 析
診 核 蹺 湊
內 彎 克
語文教案 篇3
導練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3、啟發兒童想象,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導練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導練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詞義。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教具準備:
電腦軟件、錄音帶
導練過程:
一、初讀階段。
1、情感描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播放背景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草原嗎?這一節課,就由老師帶你們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領略一下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現在,先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跟著老師到大草原去。
述: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野草每年都會枯萎一次,又會茂盛地生長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燒不完這些頑強的小草,來年春風一吹,它們又會重新生長出來了。
師:現在,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圖)
這就是我們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覺得這大草原美嗎?我國唐朝的偉大
詩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風、不怕雨,頑強地生長,觸發了內心的感情,就寫下了一首詩,名字就叫──草。
板書:21、草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先請同學們來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邊讀,邊思考三個問題。
(出示問題,教師讀一次。)
(1)課文是怎樣寫草的?想想每句寫什么?
(2) 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離離、枯、榮、盡的意思。
(3)文中哪兩句詩點明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2、交流初讀情況
a、剛才,大家都讀得非常認真。現在,我要請幾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一次,看看怎么樣?(出示課文內容)
b、學生評議,教師正音后聽課文錄音。
c、現在,我們再來學著錄音朗讀。
師:《草》這首古詩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我們來做一道練習題,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做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同桌互相討論,你們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二、深讀階段
1、做練習題
a、師:那好,現在請大家拿出練習題,完成第一題。(軟件出示后,教師明確要求)
b、評講(逐句評講,統一答案)
c、評講后學生自由朗讀一次。
師:現在,我們再來細心分析詩中每句話寫什么?
2、具體分析詩意和字詞義。
a、齊讀離離原上草(軟件出示)
b、問:(1)課文寫的是哪里的草?你從詩中哪一個詞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長得怎樣呢?(引導學生看圖)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3)詩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
(對,離離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樣子。)
(4)讓一兩位同學說出詩意。
(5)指導朗讀。
師:第一句詩主要寫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樣子,讀的時候,離離兩字讀重一點。
c、師:誰來告訴老師,這些野草有什么生長常規呢?
(對極了,那你們看看詩中又是怎樣寫的?)
(不知道也沒關系,相信你們學習了下一句詩后一定會知道的。)
(1)指導朗讀:一歲一枯榮
問:一歲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
師:請你們告訴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長情況一樣嗎?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長情況是不一樣的,先看春天的草。
(軟件出示:春、夏、秋、冬圖)
(2)看圖后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長情況。
(多幾位同學說說)
(3)看了圖片,我們知道,野草長得最茂盛的是哪一個季節?在哪一個季節野草會枯萎呢?
(4)師:現在,誰愿意幫老師一個忙,把枯、榮兩個字擺在相應的'季節下面,并請他說說枯、榮的意思。
(5)現在,誰來告訴老師,一歲一枯榮是什么意思嗎?
(讓一兩位同學說說)。
d、(1)師:熊熊的野火燃燒起來了,草原上的野草會怎樣呢?
(軟件:出示燃燒圖,觀察。)
(2)讓學生說說
(野火燒去了野草的莖和葉,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燒不掉的)
(3)教師畫簡筆畫
(4)詩中是怎樣寫的呢?請讀出有關的詩句。(強調盡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沒有燒掉,所以草會怎樣呢?(出示軟件)并說出詩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畫出來,并告訴大家所畫的意思。
(7)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揚的語氣朗讀)。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長出來了,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所以讀的時候要高揚的語氣去讀。)
e、師:小朋友,野火燒得這么厲害,野草的莖和葉都被燒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小草又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這些小草怎么樣?(板書:非常頑強)
你喜歡這些小草嗎?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難,一定會像小草一樣勇敢、頑強拼搏。)
f、朗讀最后的兩句詩
(現在,我們一起來用高揚的、令人振奮的語氣朗讀最后兩句。)
三、復讀階段
1、朗讀全詩(分男、女同學)
(讀后很好,那全詩你們也能讀得這么好嗎?請試試看)
2、問:學習這首詩,你最歡那一句呢?
(對啊!我也最喜歡這一句。因為這句詩寫出了小草頑強的意志。)
3、背誦全詩
(拉火車背、小組背(站起來)、指名背)
4、做練習題2.
評講
(詩我們都會背了,那詩中的詞意我們理解了沒有呢?現在我要來考一考大家,請大家一起做練習2.)
5、兩、三位同學背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欣賞(播錄音)
《草》我們學過了,現在我要和大家一起聽著音樂,聽著詩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領略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草》,了解了詩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可它那頑強的意志、頑強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也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
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課文的生字詞,完成課后練習。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注釋,讀懂古文,并能復述兩個小故事。
(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懂故事蘊涵的道理。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一)社會熱點導入新課
板書標題: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同學們,老師從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某公司職員向公司借了三千元,借條上寫著:“還欠款三千元”。誰知,這張欠條卻引來了一場官司,如果將“還”字讀成“hu2n”字,就是還了三千元;如果讀成“h2i”,那就還差三千元。看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人要確立法制意識,人與人之間要講“誠信”。大家知道,有借條欠賬還錢,天經地義,但今天我們講的這個故事,債主身故,未留下字據,他的兒子又不知情,蔡勉旃卻把一千兩銀子送還給他兒子。要問這是什么緣由,我們共同來學習。
(二)借助注釋疏通古文
出示投影片完成有關練習:
(1)給下列生字注音:
旃(zh1n) 券(qu4n) 輦(ni3n)
(2)解釋文言字詞:
亡友: 敦風義: 千金:
寄之: 立券: 亡何:
愕然: 未嘗語我: 致之:
(三)結合注釋講述大意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討論,理解課文。各小組推薦一人復述故事內容,老師加以評述。
(四)深層感悟現場討論
1.剖析重點文言句:
(1)出示: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
問題征答:
①友人之子當時是什么表情?
明確:友人之子表現出驚奇、詫異的神情。
②“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這句話是什么語氣?他為什么不相信這是事實?
明確:這句話是反問語氣。父親未有遺囑,家中又無字據。
③“父未嘗語”是何原因?
明確:父親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為他特別講信用“重諾責”。
(2)出示: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
問題征答:
①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義?
明確:表現了他以誠待人,講究信用。
②從“券在心,不在紙”這一點看,蔡勉旃這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誠實守信。
③從當今社會看,“不在紙”的做法值得不值得提倡?怎樣避免老師所講的小故事中出現的借條糾紛?
明確:不能提倡,因為在法制健全的今天,任何事情都要重證據。
④什么叫“一諾千金”,中學生如何講誠信?
明確:“一諾千金
教案《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古文二則》教案》,
”形容諾言的信用極高。
2.就中學生如何講誠信,自由討論,教師點評。
(四)總結全文評價人物
概述蔡勉旃的性格特點。
(五)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收集古人講“誠信”的小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戴震難師》
(一)引用典故導入新課
大學問家孔子在東方巡游時,遇到兩小孩討論太陽離地球遠近的問題,在今天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住了孔大圣人。其實,做學問就要善于思考,敢于大膽質疑。歷史有驚人的巧合,今天又有一小孩難住了老師。
板書課題:戴震難師
(二)結合注釋疏通古文
1.出示投影片,學習小組互測,指定學生口頭回答:
解釋文言字詞:
是年: 乃能言: 何以: 述之:
應之曰: 相去: 幾何時: 然則:
無以應: 書塾:
2.自由朗讀全文,學生質疑問難。
(三)熟悉課文改寫對話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理解課文內容。
2.將文中對話改寫成白話體的人物對話。
重點句提示:(注意長句的音節停頓)
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
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
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
3.學生再讀課文,體會情節的生動性。
(四)情景喜劇戴震難師
每小組推薦兩人,一人扮演先生,一人扮演戴震,要求如下:
1.語氣語調要盡量模仿逼真,盡量做到形神兼備。
2.要準確表達疑問句之間的區別。
3.由老師和學生評委進行評選,選出最佳表演獎。
(五)現場討論實話實說
1.你對這位老師有何評價?
2.你認為老師最后的贊語合適嗎?
3.從《戴震難師》這個小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課外延伸知識鏈接
從互聯網上或圖書館檢索。
名人簡介:
戴震、顧炎武、徐珂、朱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新偏旁:提土旁、雙人旁、夕字旁。
2.學會7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很多”、“到了”練習說話。
3.繼續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通過看圖學文,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原因,從而教育學生在向別人學習的時候,要動腦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繼續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道理。
3.識字、寫字。
4.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圖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節卡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繼續學習看圖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圖的意思,并能把幾幅圖聯系起來看,理解圖意。
(二)圖文結合,能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看幾幅有聯系的圖畫的方法,理解圖意。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8 小貓種魚
讀題,解題。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從題目上看講了誰的事?講了小貓的什么事?小貓種魚,能長出魚嗎?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看圖、學習課文。
(二)指導看圖一、圖二,初讀課文。
1.這課書中有幾幅圖?哪兩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三幅圖和第四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
2.出示圖一,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種玉米)
(1)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是在種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著小盆往地里撒種;③從第二幅看見長熟的玉米)
(2)什么季節撒種?(春季撒種)
(3)用一句話說出這幅圖的意思來。(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種子)
3.出示圖二,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節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種的玉米長得怎樣?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話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出來嗎?(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現在看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有什么關系?(第一幅圖講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種子,第二幅圖講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這位阿姨是什么人?(農民)
(2)練習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說)
(農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種子,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天農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是講的這兩幅圖的事。(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能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三)指導看圖三、圖四,初讀課文。
1.出示圖三,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農民叔叔在種花生)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農民叔叔是在種花生呢?(①農民叔叔用鋤頭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著種子;③從第二幅圖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種花生)
3.什么季節種花生?什么季節花生成熟了?(春季種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農民叔叔種的花生長得怎樣,收得多不多?(長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這兩幅圖的事?自己練習讀一讀。
(1)學生自己練讀,讀準音字,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五,初讀課文。
1.出示圖五,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小貓種魚)
2.小貓現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貓把魚種到坑里,坐在坑邊想,到了秋天他會收到一大筐的魚)
3.讀第3自然段課文。
(1)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練讀。
(2)教師指名讀。
(五)讀全文,自己小聲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結合,學懂課文內容,懂得詞義。
(二)知道小貓的錯誤是: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動腦筋,把事情做壞了。
(三)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練背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圖文結合,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小貓為什么會做錯事的道理。
(二)練背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讀詞語卡片:種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義。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學習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表述圖畫的意思的。
2.學習第1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了誰的事?
(2)讀讀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圖的事?(指名讀)告訴學生這叫前半句話。
(3)前半句講了誰?(農民)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種在地里)師述:前半句告訴我們誰、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
①“種”在這是什么意思?看圖說一說。(翻土、挖溝、播種、蓋土)板書:種
②農民把什么種在地里了?(玉米)
③種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樣的東西?(種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書:玉米
④讀讀前半句。
(4)讀一讀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說的是誰?怎么樣了。(農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課文里有“農民”兩個字嗎?(這是半句話,跟前半句合起來是一句話,前半句話里有誰(農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著說的,說的還是他<農民>)
②后半句講的是在什么季節,誰收到了什么。板書: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圖說說。(“很多”在圖上畫的筐里玉米已經裝得滿滿的了,地里的玉米桿上還長著許多沒有掰下來的)
師述:在春天播下種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許多的玉米,農民心情怎么樣?
(5)讀一讀第1自然段,讀出農民的高興心情來。
(6)練習背誦。
①根據問題練習背誦。
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的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收了什么?這種背誦形式與填空背誦一樣,但是難度比填空背誦大。
②根據板書練習背誦。
農民種玉米收玉米
這種背誦形式比上述兩種都難一些。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自讀課文。
(2)看圖,讀文,回答問題。
①第2自然段與哪兩幅圖相對應?
②這段話中有哪些詞語與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與“玉米”)
③前半句講了誰?在干什么?(讀文自己說說)在什么時間種花生?
板書:農民種花生
④農民怎樣種花生?(進一步理解:“種”字)
⑤后半句講的誰?到了什么時間?收到了什么?
板書: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農民怎樣收花生?(看圖說說)
⑦讀全句話,問:句子中的兩個“花生”各指什么說的?(農民種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種的是種子,收的是果實。
⑧農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圖說說怎樣多?(農民叔叔身邊的筐里裝滿了花生果,地里還有很多沒有刨出來的)
⑨讀課文,讀出農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4.練習背誦課文。
(1)第1自然段會背了,這個自然段只要把“花生”這一詞語換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總結兩段,讀課文,回答問題。
(1)農民在什么時間,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什么?
(2)農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種—秋收)
6.學習第3自然段。
(1)讀課文,想想這段有幾句話?講的是誰的事?什么事?哪幅圖與這段話對應?
(2)讀第1句話,回答問題。
①小貓看見了什么?(看到農民春天種下種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實)
②所以小貓就怎么做了?(把小魚種在地里)
③小貓為什么要把小魚種在地里呢?(因為他看到農民春天種了種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實,他也想種上小魚,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魚)讀熟第1句話。
(3)讀第2句話,這句話講了小貓的想法,他是怎樣想的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確定不變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貓確信自己的想法肯定會實現)讀第2句話。
(5)問:小貓能收到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種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嗎?
③小魚怎樣繁殖?
師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種在地里能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小魚是動物,它生活在水中,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經典教案07-18
優秀語文教案 小學教案語文05-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0-1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3-05
語文寫作教案11-03
語文《荷花》教案09-24
語文識字教案11-17
【熱】語文的教案11-09
語文《春》教案11-13
【精】語文的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