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雪孩子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唱、趕、旺、帝"等8個漢字,認識1個偏旁"子" 。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認識13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口語訓練
二、導入課題。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出謎語讓孩子們猜一猜:說是花,不長葉子不結果,沒有樹根沒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得出答案,再補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樣的
猜謎語:雪花飄,他就到, 站雪里,戴草帽。 身穿一件白皮襖, 不怕冷來就怕熱, 只能站崗不能跑。
3.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21、雪孩子(孩子們讀題)
三、探究新知
。ㄒ唬┛磮D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桌。
(二)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組詞: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ㄈ、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讓學生看黑板的.簡圖,為孩子們了解水蒸發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朗讀中要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不,雪孩子還在呢!瞧,太陽曬著曬著,它變成了很輕很輕的水汽。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一朵白云,一朵美麗的白云。
要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你喜歡雪孩子嗎?用一句話夸夸他。
(四)、想想說說
1.看圖,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這么可愛、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來。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說,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創意的表達。這部分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求證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四、當堂練習
續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五、歸納總結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根據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撰寫的《南村輟耕錄》中的片段改寫。故事蘊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只顧眼前、不想將來的鼠目寸光的人,以僥幸心理對待生活,在災難來臨時就會付出慘重代價。課文有2幅插圖。第一幅插圖中喜鵲忙著銜樹枝做窩,寒號鳥卻躺在崖縫里睡懶覺。第二幅插圖冰雪覆蓋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寒號鳥卻再也沒有出現,表現兩者的不同結果。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 15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當”,會寫“面、陣”等8 個字,會寫“山腳、當作”等 13 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3.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1.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
2.聯系生活實際,領會故事寓意。(重點)
3.準確領會故事的寓意。(難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教師)
2.查找寒號鳥的資料,初步了解寒號鳥。(學生)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老師想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故事里寒號鳥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縫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它哀號的聲音:哆啰啰,哆啰啰……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2.學生質疑。
預設:
生1:它為什么在冬天的時候哭呢?
生2:它會哭些什么?
3.板書課題。
4.指導學生認識多音字“號、當”,并組詞。
5.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老師有趣的講述,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通過設置懸念,引導學生質疑,為下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
。2)把課文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件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多種形式朗讀: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
教師相機正音:“縫、當、朗、將、狂”是后鼻音;“面、銜、勸、趁、陣、紛”是前鼻音;注音區分“卻”“勸”“且”的讀音;“吼”不讀kǒnɡ,“復”不讀fú。
。2)注意這些生字的字形了嗎?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
如:
加一加
良+月=朗 木+古=枯。
換一換
“芬”的.草字頭換成絞絲旁就是“紛”。
。3)學習多音字“號、當”。用不同的讀音組詞。
。4)鞏固識字:老師讀生字,學生快速找生字。
。5)課件出示詞組,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呼呼地刮著 凍得直打哆嗦 溫暖的窩里 冷得像冰窖
3.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教師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段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節里,采用多種方式來指導學生識記生字,并且通過小組合作來鞏固識記,從而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課生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這個故事里有幾個動物?它們發生了什么事?
2.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
生1:故事里有兩個動物--寒號鳥和喜鵲。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鵲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喜鵲讓寒號鳥壘窩,寒號鳥一拖再拖,最后凍死了。
3.指導學生劃出表示時間的語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
4.指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三個時間里發生的事。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找出表示時間的語句,大致了解故事的內容,為以后抓住時間變化來分段打下基礎。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說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預設:
生1:“紛、陣、枯、將”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生2:“卻”字左右大致一樣寬。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獨體字,里面是兩個小橫。
2.師著重指導書寫“陣、卻、紛”三個生字。
3.師范寫,學生書寫。
提醒學生注意“卻”的最后一筆是豎!凹姟弊钟疑喜渴恰鞍恕,不是“人”;第五筆捺要寫得舒展。
4.學生描紅、臨寫。
5.投影反饋,進行評議。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學段學習的重點,要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扎實的寫字指導。本課的生字較多,因此挑選比較典型的重點字,以點帶面,讓學生寫好字。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寒號鳥和喜鵲各自的窩。師范讀第1自然段。
2.聽了朗讀,再觀察插圖,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
生1:我知道了寒號鳥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腳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縫里。
生2:我知道了喜鵲的窩在河邊的大楊樹上。
生3:我知道了寒號鳥和喜鵲住得很近。
設計意圖:通過引讀導入課文學習,為學生創設了故事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圖文對照,讓學生對寒號鳥和喜鵲的住處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朗讀品味,感受特點
1.自由讀課文中描寫天氣的句子,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天氣越來越冷?
2.交流。
(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盡”字寫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呼呼地”寫出了風很大,寒風就是北風,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①聯系實際說一說大雪紛飛的天氣是怎樣的。
②聽音頻,理解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感受天氣的寒冷。
、塾卸嗬淠?(冷得像冰窖)看圖,老師介紹冰窖,讓學生感受當時的寒冷。
、苣7隆袄涞孟癖选保f說冷得怎樣?(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天氣的寒冷。
4.默讀課文,用“____”劃出描寫喜鵲的做法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寒號鳥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說說你對喜鵲和寒號鳥的看法。
(1)預設:
生1:喜鵲很勤勞,看得遠。冬天快要到的時候,它就已經給自己做窩了。我是從“一早、忙著”看出來的。
生2:寒號鳥很懶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
生3:寒號鳥很懶,還不聽別人的勸告。喜鵲讓它做窩,它說喜鵲傻,而且還說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生4:寒號鳥不吸取教訓,很懶。已經挨了一次凍,嘴里也說要做窩,但第二天天氣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過且過”: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沒有長遠打算。
。2)寒號鳥說喜鵲傻,你怎么認為呢?
(喜鵲不傻,因為天一冷,喜鵲就住進了自己搭好的溫暖的窩里。)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1)想想喜鵲會怎么說。
喜鵲熱心幫助寒號鳥,語氣誠懇。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再不做窩的后果,語氣加重。
換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薄皬男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導學生讀寒號鳥說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喜鵲勸告?為什么不做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做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做窩?
課件出示:
只看___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___;只顧______________,不顧______________
(3)小結:寒號鳥不僅懶惰,還非常糊涂!暗眠^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7.小組分角色讀,其他同學評議。
預設:
生1:我覺得××把寒號鳥的話讀得很好,讀出了寒號鳥的懶惰,還帶有一點兒不耐煩。?生2:我覺得如果他們在朗讀的時候加上動作、表情,就會更生動。
設計意圖: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動,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呈現各自的特點。細致的朗讀指導,能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人物形象的特點。
三、課外拓展,總結回顧
1.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寒號鳥說些什么?
2.補充《明日歌》。
3.把這個故事演一演,講給別人聽。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外《明日歌》的補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萬事不能拖,要及時去做。要懂得把眼光放長遠。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學目標:
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4、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5、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鋒(刀鋒)(鋒利)
蜜(采蜜)(蜂蜜)
蜂(蜜蜂)(黃蜂)
幕(開幕)(閉幕)
掃(掃地)(打掃)
慕(羨慕)(愛慕)
墓(掃墓)(墓地)
抄(抄寫)(抄錄)
炒(炒菜)(吵鬧)
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學生動手連線。
4、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發現?
5、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6、小結識字的方法。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猜一猜詞語的意思。
一言不發 不言不語 三言兩語 千言萬語
豪言壯語 少言寡語 自言自語 甜言蜜語
2、你可以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嗎?試試看。
3、選兩個說一句話。
4、全班交流。
5、讀句子。
。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6、和同桌用“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說話。
7、全班交流所說的句子。
8、補充句子。
(1) 天空飄著 氣球。
(2) 池塘開滿 荷花。
9、學生匯報。
三、書寫提示。
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4、進行全班評比。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了解詩人
1、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江雪》。
2、板書:《江雪》,學生讀課題,理解課題意思(江上雪景)。
二、檢查預習,讀準詩句
1、出示全詩。
2、指名朗讀,齊讀。
3、解疑: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詞了嗎?
4、送詞入詩說詩意。
5、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肯定。
6、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整首詩。
三、了解背景,體會感情
1、體會環境的寒冷寂靜
2、體會詩人的孤獨寂寞
3、體會漁翁精神的不屈
4、總結,感情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四、我愛閱讀: 騎驢
1、 讀一讀。
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孫子騎著小毛驢,到北村去找朋友。
剛出村子,迎面走來一個中年人。他自言自語地說:“兩個人騎一頭小毛驢,快把驢壓死了!“ 老爺爺聽了,立刻下來,讓孫子一個人騎,自己在旁邊走。
沒走多遠,一個老人看見了,搖搖頭說:“孫子騎驢,讓爺爺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 老爺爺連忙叫孫子下來,自己騎上去。
又走了不遠,一個孩子看見了, 很生氣地說:” 沒見過這樣的爺爺,自己騎驢,讓孫子跟在他后面跑。” 老爺爺趕緊下來,和孫子一同走。
他們來到北村,幾個農夫看見了,說: “有驢不騎,多傻呀!” 老爺爺摸著腦袋,看看孫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故事講下來。
3、 討論:老爺爺應該怎么做呢?說說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師小結。
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領大家到一個地方去玩一玩、看一看,去哪兒玩好呢?對,就去這個地方(屏幕出示日月潭的課文插圖)!你們猜一猜,這是哪里?——日月潭。(板書課題并齊讀。)
看到課題,你有想問的問題嗎?
比如:日月潭在哪里?為什么起名叫日月潭?日月潭的風景如何?教師歸納學生問題并板書。(板書:位置、名字、風景;并在前面各加上問號。)
細心的孩子一定會是善于思考、善于發現的,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識生字
先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請教拼音寶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文章有幾個自然段,你標出來了嗎?你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寶寶了嗎?
1、出示生字:
方法:一個字一個字地出示,認讀并組詞。
(1)“環”、“繞”兩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環=王 不,組詞;“繞”可以同“澆”“燒”做比較。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3)利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鏡——境,并進行擴詞練習,幫助區分字義。
(4)找到詞寶寶:朦朧、環繞、環境。再送詞寶寶:清晰、隱藏、圍繞、茂密。
2、出示詞語:詞語寶寶也來湊熱鬧,趕快讀讀吧!(一行一行地出示。)
群山環繞 樹木茂盛 名勝古跡 雄偉建筑(讀得熱情)
點點燈光 蒙蒙細雨 隱隱約約 一片朦朧(讀得溫柔)
太陽高照 湖水碧綠 人間仙境 風光秀麗(讀得熱情)
三、再讀課文、做分析
收獲了生字新詞,讓我們先去日月潭看一看吧!(播放日月潭朗誦視頻)
1、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美嗎?這么美的風景,它在哪里呢?
學生回答: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從地圖上找到臺灣、臺中、日月潭,強調“臺灣最大湖”。(板書:臺灣、臺中、高山上)。
出示日月潭全景插圖,問:這就是日月潭全景圖,你看,日月潭那里——(日月潭周圍環境怎樣啊?)
屏幕出示: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結合圖片理解“群山環繞”“樹木茂盛”;理解“名勝古跡”:萬里長城、北京故宮都是名勝古跡。舉例日月潭周圍的名勝古跡,如玄光寺、慈恩塔等。
日月潭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如果再有人問起,你該怎樣告訴他?指導朗讀第一段。
第一個問題就這樣被我們輕輕松松地解決了,我們接下來去解決哪個問題呢?
2、日月潭的名字由來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來的呢?
出示:“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分析句子,抓住比喻句,體會用詞的準確性。(板書:日潭、月潭...)
指導朗讀,“圓圓的”“彎彎的”要讀出美感。
能不能用“因為...所以...”告訴大家這名字的由來?
屏幕出示課本插圖:就是這個小島把湖水分成了兩半(板書:...分兩半),這個小島叫什么名字?
再看日月潭很深,湖水怎樣?(湖水碧綠)
屏幕補全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讀。
3、日月潭的風景
日月潭很美很美,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日月潭的美?
屏幕出示三四自然段,自由讀一讀,請你找出來什么時候的日月潭你最喜歡。
讀完后交流:
你最喜歡什么時間的日月潭呢?(根據學生的意愿,調整清晨和中午的先后順序。)
、清晨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清晨中的日月潭圖片,問: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屏幕出示: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清晨中的日月潭介紹了哪些景物?(板書:晨霧薄薄、星、光)
天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理解“倒映”這個詞。(板書:映。)
晨星和點點燈光倒映在湖水中,有一個詞用得很美,你覺得會是哪一個?(隱隱約約),理解“隱隱約約”。
指導朗讀:那么怎樣才能把清晨的日月潭讀得更美呢?大家得抓住早晨的特點,大家想一想,天剛蒙蒙亮,日月潭還沒有游客,顯得怎么樣啊?讀時要讀出“美”、讀出“靜”的感覺。
師示范朗讀,指名學生朗讀,齊讀。
?、我們來看看中午的日月潭吧。
晴天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晴天的日月潭,問:這是什么時候的日月潭呢?(晴天的)
出示: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個晴天呢?(太陽高照)太陽高照下的日月潭有什么特點?理解:清晰。(板書:日照清晰)
讓我們熱情地贊美一下中午的'日月潭吧!指導朗讀。
雨中的日月潭:
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情,是怎么描寫的呢?
出示: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如果說太陽高照下的日月潭是清晰可見的,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呢(出示雨中日月潭圖片)?(板書:雨朦朧)理解“朦朧”的意思。
你覺得哪些詞語很美,可以積累下來?(蒙蒙細雨、輕紗、仙境。)理解蒙蒙細雨、輕紗(輕飄飄的紗)、仙境(很美的地方)。
指導朗讀,雨中的日月潭要讀得溫柔,突出下雨時的朦朧之美。
?、讓我們再次欣賞美麗的日月潭,讀三四兩個自然段。
4、日月潭,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每年都有許許多多的游客慕名前來(板書:游客來)。借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它的美就是——風光秀麗!(板書:風光秀麗。)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5、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朗讀整篇課文。
四、了解臺灣、愛祖國
臺灣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通過預習查資料你都知道了哪里?(澎湖灣、阿里山等)快快發動小火車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美麗的臺灣》視頻:你愛臺灣嗎?你有什么愿望想告訴大家嗎?
老師這里送給大家一首詩。
屏幕出示:
我要去臺灣
一只船,揚白帆,/漂呀漂呀到臺灣。/臺灣島,小朋友,/和我緊緊把手牽。/阿里山,日月潭,/山清水秀比天堂。/臺灣寶島與大陸,/和和美美心連心。
請同學們記住我們的詩歌,有一天當你去臺灣時,請你把它帶給臺灣的小朋友。讓我們祝福臺灣,祝福祖國,希望你們早日長大,實現夢想!
作業:日積月累
將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摘抄下來,自己寫作文的時候要學以致用。
板書:
9:日月潭
臺灣臺中高山上
日潭月潭分兩半
晨霧薄薄星光映
日照清晰雨朦朧
風光秀麗游客來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海、鷗、灘、軍、艦、帆、秧、稻、塘”9個生字,會寫“沙、!眱蓚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一、二兩小節,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教學重點:
1、認識“海、鷗”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嘗試用數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今天,老師和大家要去幾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嗎?(想)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學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鷗沙灘軍艦帆船
2、小朋友真會觀察,這些詞語你會讀嗎?自己試一試。
(1)自己讀。
。2)誰會讀?指名讀。
(3)齊讀。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會認嗎?
。1)指名讀。
(2)開火車讀。
(3)小朋友,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的?(4)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生字。
4、瞧,這美麗的海灘正向我們招手呢!小朋友,這時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課文的第一小節就寫了這個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自己打開書來讀一讀。
。1)自己讀。
(2)誰愿意來讀?
。3)聽到小朋友讀得那樣認真,老師也想來試試。(范讀)
。4)請同桌一起讀。
。5)起讀。
。6)看著圖試著背一背。
三、課間操《火車開了》。
四、學 教學目標
1、認識“樹”,感受樹的象征意義,提高賞析散文的能力。
2、通過朗讀,品味,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去解讀文本。
3、理解課文的文化情懷與都市色調。
教學重點
合作探究文本中“樹”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
①比較“菩提”與“棕櫚”的抗爭精神。
②通過探究整合學生在導學案中出現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虛實。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筆下創設了兩個浪漫的形象----橡樹與木棉,它們作為人間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學派的.先哲莊子也提到了一棵樹,在它的寓言中,鳳凰非此樹不棲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莊子對滾滾塵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德筆下的那些樹,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思索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 二、品讀全文,理解課文
1、這是一篇談論樹的散文,在課文中都談到了哪些樹?重點說到得有哪幾種?
2、尋找文中關于菩提樹的描寫并思考:菩提樹在本文中有什么特點?其象征意義是什么?
3、圣誕樹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認為它滲透了什么主題?
4、棕櫚在作者筆下體現了什么品質?提示:倔強忍耐
5、棕櫚樹和回民之間有哪些共通性?提示:在干涸的險地隨遇而安,倔強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間的回民吻合
6、作者對圣誕樹和棕櫚樹的態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同樣是面對苦難,同樣是去抗爭,你怎樣去看待菩提樹和棕櫚樹的抗爭呢?(請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學 四、小結
本文中這些樹各有其精神內在,菩提的堅忍,桑樹的清樸都值得讓我們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學們都會長參天大樹,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活著的時候能給人帶來陰涼,即使倒下了也能成為世界棟梁!
五、布置作業
請嘗試從你熟悉的樹(比如松樹、柳樹、楊樹……)中任選一樣或者兩樣,描繪它的形象,闡述它的精神意義,以“我愿化作——樹”寫一個200—300字的片段。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霧在哪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認讀"淘、淘、頑"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于、論"等8個字。正確認讀"淘氣、無論、岸邊"等詞語;正確書寫"大海、海水、船只"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能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子;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霧的神奇,知道有霧時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書寫"躲、失"等字;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能用"什么"說話。
難點:體會"甚至"在語境中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有霧的時候是什么情景。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口語訓練:
二、導入課題。
1.生活導入,結合圖片揭示課題。
2.回顧諺語:我們積累過識天氣的諺語,能談談知道霧的哪些知識?(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3.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
4.展示云遮霧繞山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
三、探究新知
。ㄒ唬┳x文識字,整體把握。
1.教師示范讀,學生聽讀,并圈畫出不懂的字詞。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說道:"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看來,再也沒有可藏的了。
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1) 第一組:"甚至、消失、藏起",重點指導正音。
。2) 第二組:"橋梁、淘氣、岸邊、應該"。
重點指導識記:梁--為何有"三點水"有"木"(滲透自理);該--刻、孩(與形近字區別)。默讀課文,想一想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發現獲取信息的方法:霧說的幾句話,分別說出了他依次藏起的東西。教師出示句式,指導整體把握:霧,是個又淘氣有頑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來。要求學生用連接詞把霧藏起了什么說完整。
4.朗讀感悟"霧的自言自語"
5.學生自由練讀霧說的幾句話。
6.教師示范指導,前三句讀出淘氣的感覺;后兩句讀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驚喜。
7.指導寫字
出示"暗淡、消失"兩個詞語,觀察本課要寫的"暗、消、失"三個字,分析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8.動筆臨寫。
9.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還學了霧的淘氣,它藏起了很多東西。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學短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態和人類的利弊關系,內容淺顯易懂。課文語言活潑,表達有特點,是二年級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很好范例。但同時課文中也有一些詞語和句子可能與平時生活有一點距離,孩子們理解時會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 。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學習運用“擬人”的方法進行仿寫。
【設計思想】
這篇科學短文生動有趣,以第一人稱猜一猜的寫法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非常樂意去讀,本節課的亮點是打破傳統教法,充分利用平板和學生互動,利用智慧課堂采用“讀一讀”“圈一圈”“寫一寫”“拍一拍”“說一說”多種學生參與其中的方式,通過VR眼鏡營造情景再現,讓學生在閱讀和直觀立體感受中,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在聽和說的訓練中,延伸教學的廣度和寬度。水到渠成達到教學目的,呈現出不一樣的科學世界。
【教學準備】
智慧教室 VR眼鏡 學生平板及學生活動素材
【教學過程】
一、視頻重溫所學,復述開啟新程
1.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我是什么》的第1、2自然段,認識了一個會變變變的魔法師,你們猜出來了嗎?這個魔法師是……(齊聲:水娃娃)
2. 播放視頻: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水娃娃的神奇變化之旅,一起來看看吧……
3. 學生復述:看了這個視頻,結合黑板上的板書,誰能來簡單復述一下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4. 導入新課:你的復述簡單明了,重要的是抓住了水娃娃變化的主要特征,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設計思路】對所學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是思維的一種轉換,也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必要能力。視頻播放和板書引導降低了復述的難度,更符合二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發展水平,同時,在觀察視頻和簡單復述之中,學生再次熟悉了上節課所學,順利進入本課時的學習。
二、動手圈畫內容,動腦模擬仿寫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1. 匯報點評: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寫了水娃娃平常都愛干些什么)那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他讀的怎么樣?
2. 圈畫學習:水娃娃平常都愛干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圈一圈”,在平板上用橫線畫出表示地點的詞,用“O”畫出水娃娃干了些什么事情?
3.分享動態視頻:讓我們來看一位同學的作業吧……(動態分享)請你來說一說,水娃娃平時都在什么地方?都做些什么呢?(根據分享,進行板書)
4. 模擬仿寫:一起讀一讀這些詞吧,你們有什么發現?(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平常做的事情)是啊,這樣把水娃娃當成我們人來寫,讓水娃娃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一個同學一樣,變得更為可愛了。那你們能不能也用這種方法再寫一寫水娃娃還會做些什么呢?
5. 拍照提交作業:請大家拍照提交作業,讓我們通過動態分享看一看這樣四位同學的習作吧……請四位同學一一站起來把自己的習作分享給大家。
6. 評選“未來小作家”:大家覺得誰寫得最美?說說你的理由吧……(學生熱力推薦)現在通過投票來選出我們的“未來小作家”……
【設計思路】通過朗讀和圈畫讓學生更好地熟悉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板書發現課文的寫作方法,將自己的發現通過仿寫進一步落實到練習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VR情景再現 貼吧分享高見
師:水娃娃不僅愛靜,也很愛動,看來還真是一個調皮的小寶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寶寶還有什么性格,請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1. 理解課文:水娃娃的性格非常具有兩面性,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溫和”“暴躁”是什么意思?
2.VR情景再現:“溫和”的水娃娃會做許多好事,“暴躁”的水娃娃可就不得了了,會做壞事,甚至是給們帶來災害,那么,他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什么壞事呢?請大家戴上“VR”,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片斷看一看吧。
3.匯報交流: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
4.貼吧分享:對于這樣一個調皮的水娃娃,我們怎么辦呢?(齊讀“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有些什么辦法可以管住它?
【貼吧】我們可以到貼吧將自己的方法貼出來,讓大家都可以看到……課后大家還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學習到更多的方法,登陸我們的學習平臺,將你查詢到的方法貼上貼吧,和大家共同分享。
5. 這樣一個又溫和又暴躁的水娃娃真是讓人又愛又恨,來,讓我們一起合作讀讀這一自然段吧。
【設計思路】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以問題為引線,采用VR技術讓情景再現,使孩子們沉醉其中,更好地體會“做好事”“做壞事”的水娃娃給人們帶來的益處與危害,再利用網絡平臺“貼吧”使大家共同參與到討論活動中來,更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最后師生合作共讀課文,進一步深化理解,水到渠成達到教學目的。
四、短文拓展閱讀,交流提煉方法
師:課文最后還有一句話,誰來讀一讀?天啊,這個問題我們早就知道答案了,我來問,你們一起回答我,好嗎?問:我是什么?(我是 “水娃娃”)
1.拓展閱讀: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水,那我們平時喝水都要注意點什么呢?請大家找到素材,自己讀一讀吧。
2. 交流分享:讀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3. 方法提煉:……讀短文時一定要注意抓住關鍵字詞找到短文中最有用的信息,然后提煉信息,再跟大家分享,會有更多的收獲。
【設計思路】閱讀讓生活更美,也是培養學生能力最好的方法,補充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水”更好地利用“水”同時提煉閱讀方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五、小結本課內容 提出課后要求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水”的知識,回家后大家可以把這些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在家里再多讀一些其它方面的故事,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分享給大家。好了,各位水娃娃們,這一課到此結束,請大家回到你們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設計思路】延續性學習對學生十分重要,由一篇科學短文帶出更多的故事和知識,由自己讀到講給別人聽,這種成就感和分享感會讓孩子有更多興趣去讀更多的書。
【板書設計】
我是什么
冰雹 雨 雪花
云 (白云 烏云 霞 ) 睡覺 散步 唱歌
跳舞
開大會
灌溉田地 發動機器 沖毀房屋 淹沒莊稼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材分析
學會商量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次口語交際以“商量”為話題,引導學生學會與人商量,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初步學會與人交流,教師要在本次的口語交際中進一步訓練學生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與人交流、商量的能力。
教學建議
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自編自演,在其過程中,教師提醒學生要注意做到態度要真誠,用商量的口吻,有禮貌地溝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使用商量的語氣與別人交流,商量時,能說清楚自己的想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感受與人商量的語氣與表達要求,嘗試在生活中運用。
重點難點
重點
學習使用商量的語氣與別人交流。
難點
掌握商量的要領,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態度要誠懇。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寫下心中想與別人商量的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指板書)--商量。
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寫下了心中想與別人商量的事,誰來跟大家說一說?(指名說)
3.同學們,商量的學問大著呢。在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尋求別人幫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應該與人商量。
二、創設情境,指導說話
1.出示情境:你想和小麗調換一下值日的時間,因為那天是你的生日,想早一點回家。你該怎樣和她商量呢?
2.小組合作:讓同桌的兩個人相互演一演,注意說話的語氣和商量的態度。
3.叫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臺下的同學注意傾聽,從表演者商量時的內容、語氣、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4.找出最有表演天賦的兩個同學完整地表演一遍。
我:小麗,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小麗:好呀,什么事?
我:今天是我值日,但我想和你調換一下值日的`時間,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一點兒回家,你看行嗎?
小麗:祝你生日快樂!可是很抱歉,我今天約了表姐去看畫展,不能和你調換值日時間。
我:沒關系,那我再去問問別人能不能和我調換吧!
5.總結商量步驟和技巧。
(1)步驟:
①先提出商量請求;
②再提出具體問題,征求對方同意;
、郾痪芙^后的表態。
(2)技巧:
、僖卸Y貌地說,要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②要說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
③被拒絕后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強別人。
三、再創情境,集體討論
1.師引出話題:(課件出示)同學們,過不了多久,就是重陽節了,我們班該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呢?老師想請大家商量商量,請班長來主持一下。
2.模擬主持人與同學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同學們,重陽節就要到了,我們該如何慶祝呢?請大家思考一下。
學生:提建議。
主持人:認真傾聽,并給予回應。
3.模擬主持人與教師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老師,同學們提的建議很多,你說該怎么辦呢?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建議都非常好。我建議到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文藝節目,因為這樣的活動不僅為老人們送去了歡樂,而且還很有意義呢。你們說好不好?
4.師小結:同學們起初意見不一致,在班長的主持下通過商量,達成了共識,看來大家已經掌握了商量的要領。
四、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1.通過以上情景表演,同學們掌握了與人商量的要領,下面請同學們任選一題,想一想:遇到這些情況,你該怎樣與人商量?和同學說一說。(出示:書本上的兩個問題)
2.教師反饋,總結。
同學們,當我們需要尋求別人幫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要學會與人商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商量不成是很正常的結果,即使沒有商量成功,我們仍舊要對別人有禮貌。
板書設計
商量的要領:
態度要真誠,用商量的口吻,以理服人。
傾聽者要耐心傾聽,設身處地,積極建議。
教學反思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商量”。在生活中,當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當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當需要求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就可以與別人商量。學會與他人商量,就能使原本看起來復雜的問題,變得容易許多。
每次進行口語交際,我都會設計一個場景,自己也參與進去,給自己一個角色,給學生設置障礙,讓他們動腦筋思考。
商量在生活中是經常能運用到的,課堂只是一個開始,生活中還將延續……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用字詞句,認真讀詞語,積累描寫人物動作方面的詞語,知道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學習用“一邊……一邊……”造句。
2、學會介紹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寫出玩具的樣子及好玩在哪里,表達出對玩具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識字加油站和字詞句運用,積累描寫人物動作方面的詞語,知道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學習用“一邊……一邊……”造句。
教學難點:
學會介紹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寫出玩具的樣子及好玩在哪里,表達出對玩具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學生自己最喜愛的玩具、課件、學生佳作范文
預習要求
1、拿出自己最喜愛的玩具,仔細觀察玩具的樣子,想一想玩具好玩在哪里。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預習識字加油站和字詞句運用,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是問家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一課,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三》的內容。
2、板書:語文園地三
3、學生明確學習內容。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詞語:
彈鋼琴練舞蹈唱京戲
畫圖畫捏泥人下圍棋
滾鐵環蕩秋千滑滑梯
2、學生自由讀一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同桌之間互讀,及時指出讀得不正確的字音,多練習兒遍。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雪,下個不停,一連下了好幾天。
這天早上,天晴了,兔媽媽要出門去。小白兔嚷起來:“媽媽,媽媽,我也要去!”
兔媽媽說:“好孩子,媽媽有事,你不能跟著去。”兔媽媽在門外的空地上給小白兔堆了個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媽媽去了。
小白兔跳舞給雪孩子看,唱歌給雪孩子聽。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覺。“屋子里真冷,趕緊往火堆里舔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屋子里漸漸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一會兒就睡著了。
火越燒越旺。哎呀,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點兒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著火了!”雪孩子看見從小白兔家的窗戶里冒出黑煙,躥出火星,他一邊喊,一邊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他連忙把小白兔抱起來,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卻渾身水淋淋的。
這時候,樹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趕來救火了。不一會兒,大家就把火撲滅了。
兔媽媽回來了,激動地說:“謝謝大家救火,救了小白兔,謝謝大家!”
“咦,是誰救了小白兔?”小動物們都說,“真得謝謝他呢!”
這時,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見了。他已經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還在呢!瞧,太陽曬著曬著,他變成了很輕很輕的水汽。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麗的白云。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
2.學習書寫10個漢字。
3.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
4.認識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認讀生字,認識事物
1.認讀“滴、溪”。
(1)出示圖片:水滴、小溪。這是什么?誰認識?“滴”和“溪”有什么共同點?
要點:偏旁一致,都是“氵”;都與水有關。
。2)課文里還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請你找一找,圈一圈。它們也和水有關嗎?
要點:“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沒”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與水有關。但是有些字偏旁雖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關。比如“雨”,你還能找一找帶有“雨字頭”的字嗎?
要點:“雹、雪、霧、露、霜”等。
。4)你能為這些表示水的字再組個詞嗎?看誰能組得最多。
2.整體認讀本課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
提示: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板塊二朗讀課文
1.教讀長句。
。1)指導朗讀長句:升到空中,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要點:教師范讀,一種沒有重音,一種帶有重音,讓學生辨析哪種朗讀更好聽;讓學生聽讀,標出老師語氣加重的詞語“無數、極小極小、一片、飄浮”;學生模仿讀。
。2)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語氣的輕重變化。你來聽,哪些地方的詞語被老師重讀了?
提示:教師可示范朗讀“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小水滴”等語句;學生聽讀,標出老師停頓和語氣加重的地方;學生模仿讀。
2.教讀短語連綴式語句。
(1)出示短語:
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誰會讀?
要點:詞組和詞組之間要注意停頓;每個短語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2)同樣是水,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狀態就不一樣呢?
教師: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點有關;教師可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認識。
。3)出示帶有短語的長句。教師范讀,讓學生感受怎樣讀才好聽。
提示:教師可用不同方式朗讀,讓學生辨析。第一種,節奏無變化;第二種,節奏有變化。朗讀“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時語速放慢,聲音輕柔;朗讀“在江河里奔跑”時語速加快,聲音高昂;朗讀“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時語調輕快,其中“開大會”舒緩一些。
。4)出示帶有短語的長句: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
朗讀這句話的時候,節奏該怎么變化呢?請你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富有節奏感。
提示:讀到水做的好事是開心的,驕傲的,讀的時候語速是輕快的;做壞事時心情是低落的,語速是緩慢的,聲音是低沉的;可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
板塊三遷移運用
1.說說水的變化。
(1)說“我會變”。課文中水發生了幾次變化?找一找,水變成了什么?你能把它們都圈出來嗎?誰能用“我是水,我會變成……”來把你找到的變化說一說?
提示:“我是水,我會變成汽”等;只要學生能說一個單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著說。水有那么多的變化,請你用“我是水,我會變。有時候,我……;有時候,我……”說一說水的變化。
提示:可以說水形態的變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說水在不同場景中的變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覺,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說水性格的變化,有時候很溫和,有時候很暴躁。這一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借用句式復述課文。
2.準確運用動詞。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叫我“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來?小硬球怎么掉下來?小花朵怎么掉下來?
要點:發現動詞“落、打、飄”。
。2)同樣是從上往下,為什么要說“小水滴落下來,小硬球打下來,小花朵飄下來”呢?都換成同樣的動詞行嗎?
提示: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水滴、硬球、雪花輕重的不同,發現水的形態不同,掉落下來的樣子也不相同,體會文章用詞的'豐富性與準確性。
。3)請你來填一填。
秋天到來,我看到一片片樹葉從樹上()下來了。
突然間下雷雨了,一個個豆兒大的雨點()在樹葉上啪啪的響。
不知道是誰,撒了一把碎紙屑,它們像羽毛一樣從空中()下來。
(4)這樣的句子,你還會填嗎?
一陣狂風吹來,把媽媽曬在衣架上的衣服()了下來。
瀑布從高高的山上,一()千里,非常壯觀。
提示: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其他動作詞表示從上而下的動作。
板塊四結構分類,學寫生字
1.出示10個生字:變、極、片、傍、海、洋、作、給、帶、壞。
。1)生觀察字形結構,嘗試歸類。
左右結構:極、傍、海、洋、作、給、壞;上下結構:變、帶;獨體字:片。
。2)生交流左右結構類字的書寫要點:注意左窄右寬。
2.重點教學:變、帶、片。
(1)生觀察字形,找關鍵筆畫。
“變”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橫撇和捺腳要穩。“帶”中間的橫鉤要舒展,為下半部分留出足夠空間,拖住上,蓋住下!捌睂懞藐P鍵筆畫“豎撇”,要站穩。其中“變”和“帶”都是上下結構,書寫時注意重心要穩。這三個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師范寫,生書空。
。3)生臨寫,師巡視指導。
。4)交流評價。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灘、椰”等9個生字,結合生活經歷,借助想象,感受四組詞語所呈現的不同地貌和相應的自然風光。(重點)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獨體字;積累描寫天氣的8個四字詞語,結合生活體會詞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一兩個詞語;從語言、動作中感受霧、風的頑皮、淘氣,體會句子的有趣。(重點)
3.認真觀察圖片,了解圖意,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幾句話把故事寫完整。(重點)
4.展示交流改正錯別字的方法,復習鞏固易錯字和易混字。
5.背誦民謠《數九歌》,讀懂其中蘊含的氣候知識,感受民俗文化。
6.閱讀繞口令《分不清是鴨還是霞》,感受說繞口令的情趣,激發閱讀繞口令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字典和自己平時積累的容易寫錯的字的匯總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展示魔法城堡圖片,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同學們,語文王國是一個豐富多彩、趣味多多的世界。那里有一座語文魔法城堡,里邊有很多神秘、有趣的內容。讓我們快快走進這座魔法城堡,去探究語文的奧秘吧!
二、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1.過渡:(課件出示魔法城堡墻上的四幅畫:海灘、沙漠、高原、懸崖)同學們,魔法城堡墻上的這四幅畫中有一些詞語寶貝,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2.學生自由讀“識字加油站”中的詞語,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3.請小老師領大家讀。
4.同桌合作識記生字。
5.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哪幅畫,依據學生意見,相機出示有關那里風光的視頻。
(1)播放有關海灘風光的視頻。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②出示椰樹、貝殼的圖片及詞卡,識記生字“灘、椰、殼”。
(2)播放沙漠風光的視頻,請學生觀看。
、俪鍪竞鷹顦鋱D片,認識胡楊樹。
、诔鍪抉橊剤D片,識記生字“漠、駱、駝”。
、垡龑W生說一說自己還在哪里見過駱駝。
(3)播放有關高原風光的視頻。
、俪鍪狙┥彙ⅡE馬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這兩種事物。
、谟脫Q一換的方法識記生字“駿”:俊—駿。
(4)展示懸崖、青松、雄鷹的圖片。
、俪鍪驹~語“懸崖”,指名讀。
②識記生字。給“懸”“崖”組詞。
6.趣味練習,鞏固生字。
(1)詞語圖片對對碰。讀詞語,把詞語貼在相應的圖片下。
(2)抽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卡片,開火車輪讀。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搶答。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過渡:(課件出示詞典小精靈)同學們,我們現在來到魔法城堡的第二層里,這里住著詞典小精靈,它可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現在,詞典小精靈想要考一考我們,過了這一關,我們才能繼續向上探索喲!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出示題目)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指名說一說如何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課件播放查字典查“虧、申、丹”的動畫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方法:先看看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然后找到部首所在的頁碼,數一數這個字除去部首有幾畫,在相應的筆畫下找到這個字,根據這個字后面的頁碼就可以找到相應的字了。
3.出示查字典兒歌,學生一起讀一讀。
小小字典用處大,我有困難請教它。
先數部首有幾畫,部首目錄找到它。
看清頁碼去檢字,去掉部首查幾畫。
對照頁碼找到字,會讀懂義樂開花。
4.指導學生查獨體字。
(1)課件出示“虧、申、丹”這三個字。
(2)教師指出:“虧、申、丹”這三個字的部首分別為“一、丨、丿”。
5.開展查字競賽,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表格。
6.同桌互相檢查。
7.為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學頒發“查字典小能手”獎章。
●你見過下面這些詞語描寫的景象嗎?選一兩個,跟同學說一說當時的情景。
1.課件出示下面的詞語:
云開霧散微風習習冰天雪地風雨交加云霧繚liáo繞寒風刺骨ɡǔ鵝é毛大雪電閃雷鳴mínɡ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讀這些詞語。
3.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學生說一個詞語,教師相機點擊詞語,學生說完自己想象的情景后,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4.小組合作,給詞語分分類,從中選擇一兩個,跟同學說一說當時的情景。
●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有趣在哪里。
1.課件出示句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庇谑,霧把大海藏了起來。
◇調皮的`風拿了我的手絹juàn,擦過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圓帽子,當作鐵環滾走了。
2.學生先自由讀句子,再采用多種方式讀句子。
3.引導學生說說句子好在哪里。
4.同桌互說以后,再在小組內說說,明確:這些句子是擬人句,把霧、風當成會說話、會思考的人來寫,生動、形象,讀起來很有趣。
四、觀察想象,訓練寫話
1.(課件出示寫話圖片)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一說:小老鼠在干什么?電腦屏幕上突然出現了誰?
2.引導學生想象,用恰當的詞語形容小老鼠看到貓時的心情(大吃一驚、嚇了一跳),體會小老鼠緊張、害怕的心情。
3.屏幕上突然出現了一只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觀察圖片中貓的面部表情,想象它準備做什么。
4.補充出示故事開頭:“一天,小老鼠在電腦邊玩耍,玩得正歡,突然,屏幕上出現了一只貓。”請同學們把這段話說完整。
5.小組里交流,說一說自己想到的故事。
6.評選“故事大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在全班說一說自己想到的故事,看看誰講的故事最生動、有趣。
7.組織寫話。把想到的故事寫下來,注意恰當地使用標點符號,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總結:語文是一個奇妙的世界,那里的知識無窮無盡。在魔法城堡里,我們學會了幾個生字,在字詞句運用中我們還能讀詞語想象畫面,積累了生動、有趣的句子,在寫話中進行了寫故事的練習。我們的收獲是多么豐富啊!我相信這是一次快樂的神奇之旅。
2.拓展:把自己寫的小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并嘗試著修改。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孫悟空圖片)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真是令人羨慕,F在,我們走進生字王國,召集一些長得比較像的生字,看看能不能區分開它們,看看我們是否也具有火眼金睛。
二、火眼金睛,巧辨生字
1.第一關:錯別字大會診。(將“展示臺”第一組詞語中的加點字換成錯別字,用課件展示出來。)
(1)同桌合作找一找錯別字。
(2)大屏幕出示改正后的詞語:棉被潑水帶領展現散步南瓜
(3)指名讀,齊讀。
2.第二關:找不同。(課件出示第二組詞語。)
(1)獨立讀第二組詞語:紙巾低頭戰士土地今天口令
(2)仔細觀察加點字,對比加點字不同的地方。
(3)全班匯報,指名說這些字的不同之處。
(4)齊讀詞語。
3.第三關:同音字大較量。
(1)讀第三組詞語:帶領穿戴以后已經再見正在
(2)發現加點字的特點:字音相同。
(3)學生質疑,說一說自己區分不開的字。
(4)師生共同想辦法區分同音字。
4.第四關:形近字大比較。
(1)出示第四組詞語:果園圓心汽水氣體心情晴天
(2)指名讀。
(3)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區分形近字。(區分形旁,歌訣區分識記。)
(4)齊讀,加深印象。
三、多種誦讀,日積月累
1.出示《數九歌》,教師簡單介紹“數九”的含義。
2.學生自由讀。
3.多種形式誦讀:指名讀、男女生合作讀、拍手讀、齊讀。
4.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找一找與兒歌對應的內容。
5.教師簡單講解兒歌內容。
6.練習背誦。
四、自主探究,熱愛閱讀
1.過渡: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瑰寶,繞口令也是一種妙趣橫生的語言表達形式。
2.課件播放《分不清是鴨還是霞》,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想:《分不清是鴨還是霞》里都有哪些事物?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自由讀《分不清是鴨還是霞》,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出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次。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重點讀準“麻花鴨”和“五彩霞”。
5.思考交流:“麻花鴨”怎么會游進“五彩霞”,“五彩霞”又怎么會網住“麻花鴨”呢?
6.帶著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繞口令。
7.賽讀繞口令:一要讀準字音,二要讀通句子,三要讀出喜愛之情,四要讀出繞口令的節奏。
五、拓展練習,互動積累
1.背誦《數九歌》。
2.回家教家人朗讀繞口令。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貼近兒童生活,富有情趣的科普短文。文中采用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
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1、學生運用電腦自學生字15個。
2、通過多媒體演示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態變化。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欲望。
其中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態變化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第三自然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時數計劃為一課時。
二、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一篇介紹水的科普短文。水與學生朝夕相處,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會對自然現象有不同的感受,也會對水在自然界的循環產生濃厚的興趣。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我所教學的班級又屬于玉林市"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新課程推進項目"實驗班,班級安裝有多媒體電子教學軟件,每個學生都有一臺電腦,老師可以通過控制臺監控學生的電腦,因此在教學中我將從學生實際和班級的有利條件出發,選擇多媒體演示法、自學輔導法、技能訓練法和網絡交流法進行教學,潛在的優勢如下:
1、用多媒體的虛擬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我將通過多媒體模擬蒸發實驗,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積極性。
2、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幫助學生學習生字。在學習生字時,學生可通過與電腦的人機交互學習,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
3、利用多媒體的集成性突破教學。由于學生年齡和知識的限制,他們對許多事物缺乏想象力,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我運用多媒體的集成性圖文并茂,形象地演示水的變化過程,讓學生了解了水的三態變化,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4、利用多媒體的豐富性解決教學難點。為了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我利用多媒體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換成動態的信息,這樣既能有效地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感知,也使課堂更加活潑生動。
三、說學法
本課的學習者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好奇,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同時,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一些直觀感性材料,因此,在學法上,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以下幾種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1、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在導入時通過多媒體摸擬蒸發實驗,再讓學生提出問題,帶著疑問去讀書,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提問的能力,還使學生主動地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2、經過一年的學習,我班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在學習生字時,我讓學生自己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利用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自學,為學生提供個別化,自主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在教學水與人們的關系及內容的時候,根據多媒體網絡計算機信息量大,形式豐富多彩的特點,學生在老師的導航下,通過網絡索取水做好事和壞事的資料,與大家同共分享、交流,從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為了突出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在“自我檢測,鞏固發展”這一環節巾,學生通過留言板的形式進行反饋,評一評自己或別人在本課學習中的收獲與表現,培養了學生對學習進行反思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一、 實驗導入,質疑激趣
1、課件播放蒸發實驗。
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出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讓同學們自瀆課文,提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點擊“識字”進入學習。(識字中包括"跟我學考考你"和"小資料庫"幾項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任意選擇進入)
3、猜字小游戲。
4、還有哪些字詞記不住的,勇敢說出來,請小老師教一教。
三、合作交流、精讀感悟
1、再次讀課文(朗讀或默讀)。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用筆標出有關詞語。
3、找山"我"的幾個名字。
4、水的變化中你發現水變成什么是你最難理解的.?
、拧∷男螒B變化:
① 同學互相介紹水的形態變化。
、凇÷撓瞪罱涷灹私狻鞍滓路⒑谝路⒓t袍”。
、邸‘嬕划。
、堋≌n什展示、理解“落、打、飄、滾、貼”等動詞。
⑤ 指導朗讀。
⑵ 水的不同狀態:
、佟∵@段話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凇±谜n件展示理解“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是怎樣的情景。
、邸≈笇W生讀出由靜而動、由慢而快的變化。
、恰∨c人們的關系:
① 水的溫和表現在什么地方?
為什么說有時候很暴躁?說說你對水的評價。
、凇W生交流收集的水的好事和壞事的資料。
、邸∮谩百澷p”和“悲傷”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5、齊讀全文。
四、自我檢測,鞏固提高課件出示:
1、下面的字詞都認識嗎?把不認識的標出來,想辦法認識它們:
升、袍、披、冷、雹、晨、 露、冰、晶、沖、毀、災、猜。
2、課文我讀得:
流利、有感情( )很流利( )再努力( )
3、想一想,評一評自己這本課的的收獲與表現。
五、拓展延伸,實踐領悟
1、想一想,怎樣才能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2、做蒸發與結冰的實驗。淺盤子里的水哪里去了?碗里的水放到冰箱中去怎么變成冰了?
通過多媒體模擬實驗,讓學生提出問題,帶疑問去讀書,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積極性,體現了興趣先導。
學生自行操作電腦,自己學習,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可以在一起合作學習。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腦游戲對識字進行檢查、鞏固。
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既注重了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又滲透了閱讀習慣的培養。
給學生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進行從語言到思維到圖像再到語言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他們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利用多媒體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換成聲音、圖像、文本、動畫等動態信息,彌補了傳統教學呆板固化的不足,使課堂更加活潑生動。
教師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獲取知識,而不是教師的講解。在學生遇到困惑難以解決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重點學會“船”和“做”,養成觀察漢字占格的習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曹沖稱象的辦法。
3、通過讀讀比比,初步領會在句子中恰當地加上一些詞語,可以把話說得更加具體、明確、有力。
教學重點: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曹沖稱象的'辦法。
教學難點:
通過讀、思、述、議、演示、觀察等學習活動,感悟曹沖稱象辦法的巧妙之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設疑導思(PPT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愿意猜謎語嗎?那就猜猜這是什么動物?(謎底:大象)
2、自由交流:你覺得怎樣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一個古代故事《曹沖稱象》(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看人們是怎樣稱大象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詞語,多讀幾遍。
2、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
。3)接讀課文。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①指名開火車朗讀,師生正音。
②齊讀。
、廴サ羝匆衾首x。
(2)朗讀課文。
、俳處煼蹲x,提醒學生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
、谥该肿匀欢卫首x,教師相機指導,要注意字音準確、語言順暢。
4、初步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讀了課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說,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5、觀看《曹沖稱象》的視頻,加深印象。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出示會寫的字的謎語,讓學生猜。)。
2、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稱、做、站、秤、柱、桿、船、底、然、歲”。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開“優教學生字”,教學生字。
預設:
“歲”的山子頭向右上傾斜,撇從豎中線起筆,要寫得舒展、到位。
“桿”是左右結構的字,最后一筆豎要直。
根據謎語識記生字:不著地,不騰空,高高一座樓,造在水當中。(船)
出示字謎:故人來相會。(做)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并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4、鞏固生字:抄寫今天學的10個生字。
四、鞏固練習
打開“基礎訓練—《曹沖稱象》”,一起來闖關吧!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王之渙本人和他的《涼州詞》、《送別》這兩首古詩,并能背誦這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登鸛雀樓》,能背誦《涼州詞》、《送別》、
教學難點:理解詩人所要描繪的意境和詩中告訴人們的道理、
教具準備:課件,古詩新唱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喊班級口號:“天天有進步,人人在成長!”教師對學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這節課都會有進步、
二、圖畫導入,了解詩意
1、導語導入:老師知道小朋們友們非常喜歡畫畫,上課前老師找到了這樣一幅畫、(師出示登顴雀樓課文插圖)
2、誰能根據這幅畫編一個故事或說一段話?生交流、
3、教師(邊指圖邊講)在我國唐朝,有一位大詩人,名叫王之渙、一天傍晚王之渙來到黃河岸邊,他看到夕陽挨著群山慢慢落下,像個大紅球,染紅了天邊,滾滾的黃河水浩浩蕩蕩流向大海、詩人感到,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還不滿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遠處的風景又是什么樣的,只可惜站在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個辦法讓詩人王之渙看到遠處的風景嗎?學生動腦想辦法、
4、如有學生提出可以登上旁邊那座樓時,教師相機講解:這座樓它叫鸛雀樓、板書“顴雀樓”、誰來叫叫它的名字?學生齊讀“鸛雀樓”、
5、同學們,課題中就出現了兩個生字寶寶,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字“雀”,怎么讀?你怎么記住它?“樓”呢?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6、很好,我們開課就先認識了兩個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進步,為自己鼓掌、知道這個樓的名字怎么來的嗎?課件出示鸛雀樓資料、
7、同學們,我們接著來替詩人想辦法,詩人僅僅登上這座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嗎?那我站在樓的一層,行嗎?
8、你說得太好了!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后,明白了這個道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三、指導朗讀古詩、
1、出示詩人,了解詩人、
2、課件出示古詩、教師示范讀古詩、
2、請會背的同學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師能上來教一教大家?
4、出示節奏讀,學生按節奏來讀、
5、指導學生平仄讀古詩、
6、學生齊讀(背誦古詩)
過渡: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經能背誦這首古詩了,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欣賞一段優美的樂曲,邊聽邊想詩描繪的畫面、(學生閉上眼睛,在優美的古箏曲中,隨老師的.提示進行想象畫面、)
四、學習古詩、
1、同學們,你們剛才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詩的前兩句)詩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來解釋一下、
3、讀一讀前兩句來、
4、(出示詩的后兩句)詩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齊讀后兩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意境給描述一下呢?
6、從王之渙的詩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由談談、
五、出示谷建芬老師的古詩新唱《登顴雀樓》、
學生邊聽邊學著唱歌,還可以配上自己的動作、
六、背誦古詩,拓展延伸、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7-15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合集)07-16
二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教案08-30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0-24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篇【精選】07-16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7-25
部編語文教案09-30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教案10-24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雪孩子》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