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學日記作文集錦9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日記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日記作文 篇1
20xx 年3月8日 星期一 陰
二一班 馬天
今天,媽媽買了9個蘋果,媽媽說:“馬天,你分給我們3人,一人幾個蘋果?”我說:“好吧!”我先給了爸爸一個蘋果,又給了媽媽一個蘋果,我拿了一個蘋果。接著又給爸爸了一個蘋果,又給媽媽了一個蘋果,我再拿一個蘋果。我一看剩下3個蘋果了。我說:“那當然是每人3個了。”媽媽說:“馬天真棒!”我問媽媽:“您知道這叫什么分嗎?”媽媽說:“不知道。”我說:“這叫平均分。”媽媽說:“馬天現在知道得比媽媽知道的還多呢!” 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這是馬天自己寫的,下面是我幫他修改過的,希望同行多提寶貴意見!
今天,媽媽買了9個蘋果,笑著對我說:“把這些蘋果分給你和爸爸媽媽,你會怎么分呢?”我想起了我們今天學的平均分的知識,自信地說: “我分分看吧.”
我先給爸爸媽媽每人一個,又拿一個放在了我的面前,學著老師的語氣說:“怎么樣,一人一個,不偏不向,沒有意見吧!”爸爸媽媽看著我,抿著嘴笑著,等著我繼續分。就這樣,一人一個,直到把9個蘋果分完。
“您知道這叫什么分嗎?”我今天就過把老師癮,故意嚴肅地問媽媽。媽媽的頭搖的像波浪鼓,直說不知道。我說:“告訴您吧,這叫平均分。”媽媽說:“馬天現在知道的比媽媽的.多得多呀,馬老師真了不起!”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上課的時候,我還要認真聽,把老師講的知識都學會,還要當媽媽的小老師!
數學日記作文 篇2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
錯中求解
四年級的舉一反三中,有一種題型是“錯中求解”。我來舉個例子:王辰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把被除數171錯寫成117,結果商比原來少2,但余數正好相同。正確的除數和余數各是多少?
這道題其實很簡單:171錯寫成117,而商比原來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數2。這下除數求出來了,就簡單了。題目說余數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數分別去除錯誤的被除數和正確的被除數,如果余數相同,且兩商的差是2,題就做對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這下余數相同了,兩商的差也是2,答:正確的除數是27,余數是9。
錯中求解真好玩!
數學日記作文 篇3
今天晚上吃過晚飯,姥姥帶著我和妹妹到吉之島去買東西。
我們在吉之島買了很多東西,有:阿薩姆奶茶,單價是一拾二元五角。我們買了一盒,應付款一拾二元五角;金城叉燒包一袋,原價三拾五元八角,折扣是七元八角,應付款二十八元整;金城蛋黃流沙包九百六十克,原價三拾五元八角,折扣是六元,應付款二拾九元八角;伊利黑谷谷粒多多谷物牛奶飲品單價二元四角,沒有折扣,應付款二元四角;伊利優酸乳飲料草莓味應付款一元六角;新鮮三黃雞原價二拾元二角,折扣是一拾元一角,應付款一拾元一角;奇異果六個,單價三元三角一個,應付款一拾九元八角。最后,我們買了一個購物袋用了兩角,合計金額一百零五元八角,姥姥付款一百一拾元,找回零錢四元兩角。
我和妹妹幫姥姥拎著買來的東西高高興興地回家!
數學日記作文 篇4
啊哈!我今天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負數。
和負數一起,還有一位兄弟叫正數,正數與負數雖是兄弟,可是他們倆卻總是水火難容,負數常常與正數唱反調,這不,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存入200元就是+200,而取出200元卻是-200。還有在看天氣預報時我又看見他們兄弟倆了。我們湖北的溫度是+8℃,可是哈,哈爾濱的氣溫卻在-8℃左右。唉!這可讓他們的好朋友“0”怎么辦呀!
這“0”是我的老朋友了,平時,“0”總是被排除在外,可是有了正數與負數這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后,見到他倆總不和,正數脾氣大,是個小氣包。負數也死要面子,和睦的倆兄弟,反目成仇。“0”竟然成了中間人,沒有辦法的“0”也只有相同對待他們兄弟倆了!“0”離負數多遠,也離正數多遠。
最近啊!我和負數、正數交上朋友,他們倆可常到我家來串門,我的生活中,可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相信,一直遨游在美麗又神奇的數學海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多的朋友!
數學日記作文 篇5
數學不僅僅在書店中,也在超市的購物中。在超市賣東西的過程中,也有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利潤。扣除員工工資的房租水電費后的余利潤,也就是常說的純利潤。不僅是在超市中如此,生活中處處也是如此。
幾天前我到小店去買雜貨,我順便溫了老板娘三個類別的數字。分邊是成本、售價、折扣。我問了一下漫畫周邊的商品的'價格。比如海報,成本是十五元左右,那么售價在十六元左右,這類商品,是沒有折扣的。得到的利潤十六減去十五,只有一元左右。老板娘說,這些東西雖然利潤少,但很受歡迎。我還問了一種很可愛的杯子,貓貓樣的。這是我要送給詩雨的一樣禮物。這個杯子的售價在十八元,和海報差不多,成本卻在十五到十四元中間。我們來算算利潤,十八減去十五或十四,利潤至少也有三元。老板娘又說,這種杯子送人不錯,但自己用,卻不大實用。這種禮品杯子進貨時沒有海報多,單個的利潤卻不少。現在,算一算,海報和這種杯子的利潤都差不多。所以,老板娘說,這兩樣東西各有所長,她都進。熱心的老板娘還和我說的一些事。比如賣點卡。點卡現在并不掙錢了,但是,買點卡的人總會在它的店子里多買一些其他的東西。這樣,老板娘看似沒有掙錢,其實還是多掙了。
數學中的利潤,在生活中也是無所不在。數學中的知識,在生活中更是無所不在。
數學日記作文 篇6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這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這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數學日記作文 篇7
在學校時,我發現:一般的女孩兒個子都比男孩矮,而男孩兒的個子一般都比女孩兒高;體育課時,老師讓個子矮的站在前面,個子高的站在后面;
剪手指甲時,我發現:媽媽的手指頭比我的手指頭長,我的手指頭比媽媽的短;
稱體重時,我發現:我比弟弟重,而弟弟比我輕;
理發時,我發現:媽媽的`頭發比爸爸的長,而我的頭發比爸爸的短……
你們在生活中有這樣的發現嗎?快點兒找一找吧!
數學日記作文 篇8
在生活中常常回遇到數學問題,如:買菜是、購物時、交易時……,我們可以用學過的解答數學問題的方法來解答生活中的種種數學問題。
今天,我們叫外賣的時候,電話里的服務員告訴我們,前幾天物品的價格進行了一次調整,所以物品都提價了。
爸爸點的“片兒川”原價是12元,由于調整了價格,所以現價是15元,那么現價比原價提高了百分之幾?用15減去12的差再除以12,(15-12)÷12=0.25=25%。媽媽點的.“大排飯”原價是10元,提價后是12元,那么現價比原價提高了百分之幾?用12減去11的差在除以11,(12-10)÷10=0.2=20%。以原價計算,兩個飯的總價錢是12+10=22(元),現價是15+12=27(元),總價錢的現價比原價提高了百分之幾?用27減去22的差再除以22,(27-22)÷22≈0.227=22.7%
這小小的餐館提價問題,你發現了它里面存在的數學題了嗎?
數學日記作文 篇9
今天媽媽下去量身高體重,她的體重是49.3公斤,她的身高不矮也不算太高,有162厘米。媽媽說,這是個數學問題,可以寫在數學問題上。我就聽了媽媽的'話,把媽媽的身高體重貼了上去。然后,我看到還有一個數字是18.8,我問問媽媽中間那一排是什么意思。媽媽說,那是用身高和體重算出來的指標,說明媽媽的體型很正常啊。我終于明白了,原來這三樣都是媽媽的指標。
我們生活里遇到很多的問題,都是用數學來說明的。例如身高,我有120厘米,弟弟有80厘米我就比他高了40厘米。例如年齡,爺爺62歲,弟弟2歲,爺爺比弟弟老了60歲。例如溫度,過年那幾天溫度好低。有一天最低只有5攝氏度,最高只有10攝氏度,凍得直哆嗦。例如時間,今天就是20xx年2月20日星期六,現在是晚上8點。例如算數和排順序,媽媽有一天走路10430步,在她的好友里面排第6名。還有體積,弟弟的浴盆裝了滿滿一盆水,把弟弟放進去之后水就流出來了,等把弟弟抱出來之后,還差多少水才滿,就說明那里就是弟弟進去之后占的地方。還有弟弟用奶瓶喝奶,奶瓶上有寫著多少毫升,裝了奶之后到哪個數字,就說明奶有多少毫升。我弟弟每次都要喝180毫升。嘻嘻。生活里面的數學可真多啊,我要好好研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