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
。1)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2)萬物都自己的優缺點。
3.背誦古詩。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教具準備課件
導入()分鐘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我們知道,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悠久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詩。
。ò鍟骸额}西林壁》)
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設計意圖:提醒學生用學古詩的幾個步驟學習古詩,是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新課教學
。ǎ┓昼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緣、降、騷、遜、輸”
“降”和“遜”是翹舌音。
【設計意圖:自學生字,通讀全詩,為學詩做準備】
2.學習生字
“題、側、峰、廬、緣、降、閣、費、須、遜、輸”
指導書寫:“側、峰、緣、降、輸”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費”是上下結構的字,上寬下窄!熬墶睍鴮憰r左上邊撇折和橫撇相接,下邊彎鉤在首撇上起筆,左邊兩撇中下撇要長。“費”書寫時上邊的弓字要寬扁、最下邊一橫要長,左邊是撇右邊是豎,貝字稍窄。
3.理解題意
三、學習古詩《題西林壁》
。ㄒ唬┙庠婎},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注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設計意圖:自學生字,通讀全詩,為學詩做準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游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橫看成嶺側成峰: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著看卻仿佛變成了一座山峰。(教師板書:橫嶺側峰)(教師板書:變幻莫測)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教師板書:遠近高低)(教師板書:千姿百態)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為什么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么多種變化嗎?
。ㄌK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教師板書:從不同角度觀察)
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
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里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設計意圖:自學生字,通讀全詩,為學詩做準備】
。ㄈ┒嗾b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贊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四)總結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學習古詩《雪梅》
。ㄒ唬┛磮D片、賞雪梅
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
來靜靜地欣賞。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那你知道這種花在什么時節開嗎?
生答:梅花
師:說得對!這是梅花,在冬天開放,很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歡。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墒,雪和梅卻爭執起來了,怎么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中去探個究竟。(教師板書:《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ǘ┳x古詩、誦雪梅
1.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正確。
師:看到你們讀書的認真樣,真為你們高興。
2.認讀標拼音的字。
3.同桌互讀,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告訴他。
4.指名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注意讀得怎么樣。
【設計意圖:充分朗讀是理解詩詞最有效的方法!
5.去掉拼音指名讀。
6.當小老師領讀。
7.聽老師讀,注意節奏。
8.自己讀,讀出節奏。
師:節奏感出來了,詩的韻味也就出來了。
9.男女生接讀。
10.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女生做回音壁。
11.齊讀。
12.背讀。
13.領背。
。ㄈ┢吩娋,悟道理。
師:詩會背了,詩的意思知道嗎?
1.借助注釋,自己說一說詩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問題,一起解決。
3.和同桌說一說詩的意思。
4.一起說詩意。
師: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這可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梅花雖然沒有雪花那樣晶瑩、潔白,但是雪花卻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
指名說。
1.從后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點是:雪白梅香(教師板書:雪白梅香)。這首詩借雪梅的爭春,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教師板書: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讀到的;“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
6.帶著理解再讀本詩。
。ㄋ模┱勓┟、拓詩詞。
1.簡介詩人。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盧鉞,是宋朝人。他非常喜愛梅花。
2.談雪梅的關系。
師: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寫。這是因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開放更顯示出不畏嚴寒的高尚品格。如我們所學過的《梅花》一詩。
3.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歡雪中的梅花,他曾寫下這一首詞《卜算子o詠梅》,我們一起來欣賞。
4.總結。
師:孩子們,梅花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別的花都是春天開,它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所以,它象征著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它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還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們向梅花一樣也能不畏嚴寒,在艱苦的環境中堅強不屈,好嗎?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五、作業
1.背誦兩首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么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和”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斑@兩句詩的意思。
【設計意圖:學習課外詩句,更利于拓展延伸,開拓學生視野,積累素材。】
板書內容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語。
鋒( )閣( )章( )
峰( )闊( )障( )
二、讀詩句,理解詞語。
可憐--真珠--緣--
三、我會理解。
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答案】
一、鋒利山峰閣樓闊氣文章障礙
二、可愛珍珠因為
三、
1.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2.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教學反思
1.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范,我還利用本課現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釋義的基礎上再加以聯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為學生后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學古詩大多采用串講形式,這里且不談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為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維活動,自主合作,帶著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不能直接釋題,還得逐詞理解后才能釋題。這是四年級的第一首古詩教學,也算是學習古詩的起步,學生理解詩句的方法還要加強。應以解詞串句法作為理解古詩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課堂部分在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做得還不夠,不自覺地以教師為主,應讓”教師為導,學生為主體“成為習慣。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在這次作文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課件,例如學生看圖后,讓學生自由談感受,為什么感動?啟發學生觀察想象,談感受和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他們語言表達的創造性。
2、注意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學生看到感人的畫面后,順勢引導學生說說身邊有哪些讓自己感動的事。教師要帶學生走入情境,啟發思考和創新,同時針對學生發表的言論,要進行評價,促進他們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進行“交流平臺”的教學活動時,在整個口語交際的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樣的評價,并引導學生互相評價,評價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所以,我鼓勵學生大膽評價,積極營建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這樣,他們在交流時才會毫無束縛,暢所欲言,并且不時迸發出智慧與創造的火花。
三、不足之處
“習作”教學時沒有調動起部分學生說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不活躍,有部分學生沒有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把作文說具體,用詞不豐富,說出的`內容不生動,語言表達不流暢。今后引導學生多積累習作素材,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我努力的方向。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把精力放在關注學生的思維上,尊重課堂生成,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精彩發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斷迸發出來,真正與學生形成心靈的對話和交流,讓課堂成為展示智慧火花的“劇場”。
2、課堂預設的環節盡可能“情景化”一點,“實效”一點,尤其是面對七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要著力找“抓手”,指導學法,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觀察、思考和交流。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參與和引導作用,要跟著學生的思路與學生對話,在對話中引導,在引導中生成,因為,只有生成的課堂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才能展現出課堂的真實和精彩。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戎、諸”等3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字。
2.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
3.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
【教學重點】
1.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
2.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重點)
2.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重點)
【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故事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都喜歡看歷史精典故事嗎?說說你看過哪些歷史精典故事?
師:本單元,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歷史精典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過渡語: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本單元第一個歷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課文,看看從中能受到什么啟示吧。ò鍟骸锻跞植蝗〉琅岳睢罚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這里由故事導入,目的是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資料介紹
〔王戎〕字浚沖,晉初任荊州刺史。因平吳有功,封為安豐侯。王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魏氏春秋》說,此七人“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彼麄兂T谥窳种兴烈夂〞常蠖汲缟欣锨f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透過“七賢”的文章創作,可窺到他們各自的志向意趣。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俪鍪編值男略~,讓學生認讀。
戎馬一生諸子百家競賽唯一
。ㄖ攸c指導生字:
戎:“戎”和“戍”是形近字,不要讀成“shù”;
諸:不要只讀一半音,不要讀成“zhě”;
競:“競”和“竟”是形近字,都讀“jìng”。)
、谀阏J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注意聲母易讀錯:諸(zhū)競(jìng)。
注意韻母易讀錯:戎(róng)。
(2)學習多音字:折(zhéshézhē)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谧x一讀:
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折(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嘗的確如此。
競走曾經。
唯爭著跑過去。
信然只有。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講了王戎和小朋友在路邊看到樹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爭相摘李子,王戎認為必是苦李。)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起因);再寫(經過);最后寫(結果)。
四、學習“會寫字”
戎、嘗、諸、競、唯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ā爸T、唯”屬于“左窄右寬”;“銜”屬于左中右結構;“嘗、競”是上下結構的字,“嘗”上寬下窄;“競”上小下大;“戎”是右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筆順。)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微、緩”和上下結構的字“茂”,學生練寫。
戎:戈字左邊沒有撇、斜鉤要長,下邊一橫稍往上拉、中間是一撇不是一豎。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初步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重點句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重點)
2.學習作者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來表現人物特點。(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你還記得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嗎?
師:王戎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王戎不取道旁李》神話故事,仔細讀課文,讀懂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環節,既溫習了詞語的朗讀,又讓學生憑借詞語回憶了課文內容,還進行了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王戎與其他孩子表現有哪些不同?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其他孩子“競走取之”,只有王戎“巍然不動”)
三、精讀古文,深入理解。
過渡:古文大家已經讀得背得很不錯啦,那它的意思你們理解了嗎?
1.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句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誰來讀一讀?(生讀,注意節奏)
這句話中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小兒)(諸)(嘗)
這個詞語提的真好,誰愿意來幫助他解決?
(“諸”說明當時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兩個,練習下文就知道當時其他孩子求取摘李子了,從側面表現出王戎的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
思考:其他孩子的表現與司馬光的舉動有什么關系?
。ㄐ纬甚r明的對比,突出王戎觀察的細致入微和推理判斷的正確。)
有一點想要提醒小朋友,嘗可不是常常的常,這兒有三種意思,你覺得是哪一種?為什么?
。1)品嘗(2)曾經(3)嘗試
(曾經)
現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嗎?
。ㄍ跞制邭q的時候,曾經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過渡:是呀,王戎那天和諸小兒玩了什么呢?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嘗試著用小古文說一說!
同桌說,指名說。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鷹捉小雞、捉蝴蝶、跳繩、抓蛐蛐兒、爬樹……
讓我們一起讀好第一句吧!
2.過渡:正當小朋友們玩得歡天喜地的時候,他們又看到了什么?請男生一起來讀一讀。
師:接下來的故事情節,請小朋友小組合作來說一說。
師:第一幅
(小朋友們來到了路邊,他們發現路邊長著一棵茂密的李樹。)(板書:起因:路邊李樹多子)
師:這棵李樹長在哪里?
。愤。)
你怎么知道的?道邊李樹。
師:這就是李樹,你看到了一棵怎樣的李樹?
。ǜ叽螅
。ɡ顦渖祥L著許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樹枝都壓彎了。一個個李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把樹枝都壓彎了,這就叫“多子折枝”。)
大家能讀好這句話了嗎?
出示小古文。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師:誰來說說第二幅?
(小朋友們都爬到樹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這么做。)
小古文是: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老師這也有一個李子,你瞧瞧。
它什么樣?你覺得它的味道怎么樣呢?
(諸小兒看著滿樹的李子,饞得直流口水。)
師:諸小兒怎么做的?
(競走)
師:競走這個詞語,我們在識字中已經學過,什么是競走?(板書:經過:諸兒:競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動)
在小古文里也出現過競走這個詞,在哪一課?龜兔競走就是龜兔賽跑。所以競走“爭先恐后的跑過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賽著跑過去,誰也不讓誰,老師送大家一個詞,就是爭先恐后(齊讀)。
(“唯”就是只有。)
你能讀出諸小兒的爭先恐后,王戎的鎮定嗎?
誰來說第三幅?
(看到路邊的李樹結滿了果子,諸小兒口水直流,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沖向李樹,像猴子一樣一下爬到樹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動。)
諸小兒會會怎么問呢?
(你怎么不摘李?你傻啦,為什么不去?你怎么站在這兒不動?)
人問之,“之”是誰?
(“之”就是王戎。)
誰來問一問?指名讀。齊讀。借助注釋理解課文。
方法指導:
借助注釋學習文言文
注釋,好比拐杖,它可以幫助我們逐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門徑。閱讀文言文時,要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出處、寫作背景、文化常識、與課文有關的作者經歷,讀懂字句,疏通文意,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文化內涵和表達的情感。然而,拐杖不是腿。用好注釋,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分析,獨立思考。
運用:如“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多子折枝”的注釋是:李子很多,樹枝快壓斷了。需要根據注釋補充意思為:(他們)看見路邊李樹上結了很多果實,壓得樹枝都彎下去。
王戎什么反應呢,誰來說第四幅。
小古文是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訴小朋友如果李樹長在路邊而且長滿樹的話,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嘗了嗎?
那他是隨便猜猜的嗎?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采光了。)
師:李子究竟苦不苦?一開始諸小兒相信王戎的話了嗎?
(沒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板書:結果:果為苦李)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嗎?(板書:仔細觀察善于動腦推理判斷)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說的話了,這就是信然。)
這句話只有4個字,我們一起讀一讀。
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首先要善于觀察,對事物有強力好奇心,且有豐富想象力;其次觀察事物時善于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我們應該學習王戎的觀察仔細,善于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理智的推理判斷。文章最后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一個聰明、機智、善于動腦的孩子。
3.寫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寫王戎的聰明,而是先寫別的小孩“競走取之”,再過寫“唯戎不動”,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這手法對表現王戎的聰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Ρ龋???(反襯了王戎的聰明過人)?
聯系實際講對比:對比的手法看起來好像很深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用。而且經常用。?
生活中這樣的對比還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運用。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從聰明過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學到什么?遇到事情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動。(如果做到這樣,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樣聰明)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方法,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水到渠成。既鍛煉學生寫作,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合作朗讀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們肯定能讀得更好了。請小朋友小組合作讀讀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弧
師:用各種方式讀,還能讀出趣味來呢!
2.看來現在你們都是朗讀高手了
五、課堂小結
我們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
六、當堂檢測(選做)
1.說說為什么“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教材課后題第2題。)
2.課后尋找其他的人物故事,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路邊李子多仔細觀察
經過:諸兒:競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動善于動腦
結果:果為苦李推理判斷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這是一篇文言文,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為純粹的古文,因此在教學時,教學生朗誦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為今后的古文教學培養良好的語感。在做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從培養文言文的朗讀方法開始著手,做到讓學生讀準節奏,才能正確理解意思。第一節課以讀為主,理解大意,再做到熟讀成誦。第二節課是以精讀理解字意,實詞和虛詞的理解用法,再到句意及全文的理解,明白期中蘊含的哲理。教學環節上安排,把全文按照五個畫面分開,讓學生通過這五個畫面,理解每字每句話的意思。圖文結合,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不足之處:
在學生朗讀時,雖然我用了許多的方法,比如范讀,課件作用,但是學生的朗讀還是不夠到位,留下了許多遺憾。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憧、憬、歇”等4個生字,會寫“箏、拔、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知道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能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把一件事寫具體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中感悟“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嘗試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分鐘
一、談話激趣,導入學習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風箏)
【設計意圖:用問句來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新課教學( )分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先讀得正確、流利,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著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聰明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根據學生的自由述說,相機反饋,并總結概括出下列內容:
。1)童年時候放風箏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2)課文分寫了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事情。
【設計意圖:朗讀課文,總結概括,對課文內容有初步了解!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憧、憬、歇、埂”是左右結構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箏、拔、蝴、蝶、福、托、梢、歇、蹤、喪、圈、坊”
指導書寫:“拔、蝴、蝶、福、托、梢、歇、蹤、坊”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拔”不要寫成“撥”;“箏”是上下結構的字,中間的一橫要長一些;“喪”最后一筆捺要舒展。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設計意圖:要充分發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四、朗讀課文,體會心情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五、課堂練習,抄寫句子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蝴蝶(dié diě) 蹤影(zhōnɡ zōnɡ) 憧憬(chōnɡ zhōnɡ)
翩翩(piān biān) 磨坊(fɑnɡ fǎnɡ) 喪氣(sànɡ shànɡ)
二、組詞。
1.多音字組詞。
磨 mó( ) 坊fánɡ( )
mò( ) fānɡ( )
2.比一比,組詞語。
圈( ) 拔( ) 箏( ) 歇( )
園( ) 撥( ) 爭( ) 喝( )
三、補全下列成語。
( )( )飛起 越( )越( ) ( )( )起舞
大( )( )色 千( )萬( ) ( )頭( )氣
四、仿寫句子。
1.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風箏越飛越高,似乎飛到了云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dié zōnɡ chōnɡ piān fɑnɡ sànɡ
二、
1.磨砂 磨盤 油坊 教坊
2.圓圈 花園 拔刀 撥動 風箏 爭取 歇一歇 喝水
三、凌空 飛 高 翩翩 驚 失 辛 苦 垂 喪
四、
1.春天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
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們在池塘邊歌唱,它們越唱越高興,似乎把天唱塌了。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斯、慘、敗”等11個生字,會寫“悲、慘、獸”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通過前幾學期的學習,你已經閱讀了哪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生:《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
師:同學們積累的可真不少。
2、簡介“希臘”神話的特點。(出示課件2)
你們知道神有什么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認識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羅米修斯”。
3、(板書:普羅米修斯)讓我們一起呼喚他的名字——普羅米修斯。(指導學生讀好課題,外國人的名字比較長,比較拗口,注意讀的時候要一氣呵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斯、慘、敗、懲、佩、恕、堅、鎖、遭、惡、憤”(課件出示3)
指名讀、齊讀,注意正音:“斯、慘、鎖、遭”是舌尖音。
“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連讀,引導生多練習。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悲、慘、獸、佩、堅、違、抗、環、鎖、既、狠、著、憤、獲”(課件出示4)
“慘”最后三撇要勻稱;“消、佩、抗、環、鎖、狠、憤”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5、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語,在文中標注出來。
6、生提不懂的詞語,可采用師啟發或眾生幫助的形式解決。(以下兩詞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課件出示5)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惱怒。
懲罰:嚴厲地處罰。本文中指宙斯對普羅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殘忍的手段。
三、學習課文、概括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6)
2、指名答,注意引導學生說得簡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
3、然后呢?這部分注意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說出來,可概括為:宙斯知道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5、把這三部分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了。(生自己先練習一下,再指名生說。)
四、布置作業,思考問題
熟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眾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指名答)
二、學習課文
1、對于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我們以前了解得不多。讀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了幾個神:普羅米修斯、眾神領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這幾位神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結合課文有關詞句談一談嗎?(先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2、關于“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課件出示8)
有感情地讀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生評,師注意引導學生談感受。
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決心。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已經看到了盜火的后果——冒著生命危險,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去為人類盜火。
(2)普羅米修斯是個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義感,認為是對的事,就義無返顧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懲罰。(課件出示9)(板書:真正的英雄)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和無畏。
(自讀、競讀、齊讀)
(3)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的神,任憑宙斯用殘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課件出示10)(板書: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殘忍的手段?(指名說)
(多媒體播放圖片)(課件出示11)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高加索山,到現在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獨自被鎖在這里,既不能動,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經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還每天剖開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臟,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結合你的理解,再讀讀第6、7、8自然段。
忍受這樣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也沒有屈服,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羅米修斯還是一個善良的神,當他看到人類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他很同情人類,就決定為人類盜取火種。(課件出示12)(板書:善良的神)
(5)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為讓執行懲罰的火神都敬佩。(課件出示13)(板書:值得敬佩)
3、對別的神,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無情,看到人類受苦一點也不同情。而且,他還很殘忍,就因為拿了一顆火星給人類,他就用那么殘忍的手段折磨普羅米修斯。
宙斯作為眾神的領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幾乎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一旦違抗,他就會給以最嚴厲的懲罰。
火神:是一位有正義感的神,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羅米修斯。(指導讀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軟弱,盡管他知道普羅米修斯沒有錯,卻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板書:火神有正義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氣很大,還很有正義感。
4、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我想,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大概是他為正義而戰,不屈服權勢的原因吧。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書: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義感)
三、講述內容
(出示上節課概括的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內容。
2、為了能更準確地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理解完了課文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上節課所概括的主要內容,你可以怎樣適當地添加一些詞語,體現普羅米修斯的無畏、為人類獻身的精神。(生試著添加,師作引導)
3、小結: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現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著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四、總結拓展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為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神話選擇百題》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教學反思
《普羅米修斯》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火,受到嚴厲的.懲罰,最后獲救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基本達成了自己預定的教學目標,并體現了幾個特色。
一、給學生開一扇窗,讓讀書興趣自然萌芽
本組單元主題為“故事長廊”,向學生展示了多種體裁的文章。本課屬于神話,意在讓學生對古希臘神話有所了解。根據課文特點,我本著“有效”的原則,來進行教學。在本課教學中,從課前談話到導入新課,由中國神話向外國神話過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探究閱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讀通外國神話的人物名字入手,感受到它與中國神話的區別。然后抓住“眾神各自有什么樣的內心想法?”這一問題來進行探究性閱讀。逐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精神。在閱讀、思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興味盎然。本課只能算是眾多世界文學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老師在這給學生打開一扇文學的、文明的、文化的窗口,讓孩子們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引向課外。我認為本節課對于閱讀興趣的激發與保持是有效的。
二、給學生遞一根拐,讓學生領悟人物心情
本課情節復雜、人物眾多,所以學習方法的相機授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課我向學生滲透“融入文章中讀、扣住關鍵詞想”的學習方法,來領悟人物的心情。領悟普羅米修斯的心情時,我先是抓住“想法”,品讀心情;然后扣住“做法”,領悟“心情”;感受宙斯的心情時,采用品評想象,刻畫心情;理解火神的心理時則采用自由練筆、抒寫心情的方法。無論怎么領悟,我始終要求學生將心融入文中去讀書,扣住關鍵詞來體會。并將學法的使用貫穿始終,即“提示學法——展示學法——小結學法——遷移學法”,讓學生真正的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的品讀感悟,我認為是有效的。
三、給學生搭一座臺,讓情感智慧走向超越
教學是一種對話。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與文本、與同學進行對話。在探尋“普羅米修斯”的內心想法時,我引導學生扣住反問句和“堅定”一詞感情朗讀,讓學生融情于文本中。神話的顯著特點就是想象。在課中,我抓住文中的空白處,多次引導學生想象。如:傾聽樂聲,想象火種來到人間的“快樂”,理解“氣急敗壞”時,想像宙斯的表情。這樣不斷的進行著對話,因而,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本課的對話也是有效的。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學機智不夠,對學生的點評還缺乏激勵、點撥,需要不斷改進。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一邊閱讀一邊批注的讀書方法。
2.認識幾種蔬菜名稱,知道碰釘子等詞語的意思,學會用動作來描寫心情。
3.積累八個字的成語。
教學重點
1.學習一邊閱讀一邊批注的讀書方法。
2.認識幾種蔬菜名稱,知道“碰釘子”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1. 用動作來描寫心情。
2. 積累八個字的成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分鐘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這一單元學完了,現在,我們來到語文園地這個版塊,就讓我們進入語文園地六,去汲取里面的營養吧。(板書:語文園地)
【設計意圖:通過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新課教學( )分鐘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
同學們,學習了這一單元,你們有什么收獲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書:完成填空)
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課文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引發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就像《牛和鵝》文章故事性強,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____________,以及“我” ____________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告訴我們____________,《陀螺》主要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能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課文內容,對本單元的內容有個整體的認識。】
2.理解運用
。1)學習一邊閱讀一邊批注的讀書方法。
、佼嫵鱿鄳脑~語,②寫出自己的批語;
、圩x完再批注,再讀再批注,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認識幾種蔬菜,抄寫詞語,注意不要寫錯字。(板書:認識蔬菜)
。3)說說詞語的意思,并說說什么情況下用到這些詞語,造句。
(板書:說說詞義)
師總結:通過練習,認識幾種蔬菜,理解詞語的意思。
3. 寫寫動作。(板書:寫寫動作)
有一次,我們放學回家,走到池塘邊,看見有四只大白鶴在靠近岸邊的水里游。我們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
畫出表示人物動作的詞語,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情?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了解詞語含義,積累運用到寫作中!
4.日積月累。(板書:日積月累)
學生讀讀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病從口入, 禍從口出。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習通過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怎樣邊讀書邊做批注,認識了一些蔬菜,知道了“碰釘子”等詞語什么意思,怎樣用,學會了用動作來描寫心情,還積累了一些八字的成語。收獲不少呀!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六
完成填空
認識蔬菜
說說詞意
寫寫動作
日積月累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扎實上下了功夫,進行了拓展,并設計了合理的練習形式,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在“詞句段”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不同語境造句的環節,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2.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我通過朗讀、講解,讓他們理解詞語的意思,背誦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講授詞語時,講得不夠詳細練習不到位,沒有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應該讓學生試著造句,因此,有的同學沒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有較大幅度地提高。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本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四部分,而且都是圍繞著神話這一主題設計的?梢哉f,這次語文園地是本組“神話”主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它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平臺。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語文園地的教學也應該努力體現:有趣的設計是前提,豐富的積累是基礎,有效的發現是提升,有機的運用是目標。下面我對自己本園地教學情況小結如下:
1.教學效果(思效)。
語文園地是連接知識與方法的紐帶,又是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運動的橋梁。能力的形成必然是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鞏固,在語言運動中內化生長。縱觀本園地,真正體現了:從文本中來,到生活中去。
“交流平臺”中的伙伴對話告訴我們“神話”的`魅力,進一步認識神話的特點:神話具有神奇的想象、人物個性鮮明、神話身上載著人類的希望和期待。
“識字加油站”很簡單,也很有趣,學生很喜歡,并且輕而易舉就掌握了。
“詞句段運用”是本園地的重點,教師設計了多種學習方法,層層深入讓學生掌握了神話故事中的成語以及神奇的情節,增加對神話故事的喜愛。學習過程當中,先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和交流,在各自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小組進行總結發言,用這樣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并總結。這一關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發現新知的能力。
2.教學收獲(思得)。
。1)課堂活動不局限于簡單的教材內容。“識字加油站”環節當中,兩組詞語特點鮮明,把學生分成兩個組,分別說一說這組詞語的特點,這時候老師深入到小組當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說說,說說自己的發現,甚至可以說說自己的想象……老師盡量地拓展學生的思路,領導學生從不同方面說出自己的發現,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
(2)通過詞句訓練,學生借助四字詞語,如“騰云駕霧”“各顯神通”等了解神話故事,了解人物特點,同時借助這項訓練讓學生可以開拓思維,對神話故事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感受神話神奇環節,將“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中的《嫦娥》串聯起來,彼此關聯和映照,讓神話故事的特點更加明確化。
3.不足之處(思失)。
本園地教學我做的不足的是被我一直忽略的“趣”字。“識字加油站”這樣編排不應該是如此簡單,它是想借助這樣一個有趣的練習,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妙處。這道題目并不需要過多的理解和運用,但是可以引導學生讀這些詞語,它們“妙”在何處。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
4.改進措施(思改)。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大法可依,小法必活;貴在創造,妙在靈活。這是教學之道。這樣的園地教學中,就應該注意方式方法的具體引導和指導,把自己積累以及體會到的東西表述出來,同時需要老師在教學當中多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神話。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分鐘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 劈開 肌膚 血液 茂盛 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既鞏固了字詞,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新課教學( )分鐘
二、研讀文本,體會偉大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輕而清
重而濁 緩緩上升 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____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師:這是多么荒涼寂寞的世界。齊讀課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引導學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開天辟地)
齊讀。找出其中的反義詞。
【設計意圖:圍繞“混沌一片”,讓學生想像當時宇宙的樣子,感受到天地分離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體會到盤古開辟天地的重大意義。在這過程中,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機統一。】
。ǘ┏鍪驹~語:
拿起 劈 頂 撐
1.齊讀。
2.這些詞語是表示什么的?它們是用來寫誰的?讀有關句子,想象盤古頂天立地的樣子。出示課件,學生看圖想象。
引導學生在讀懂第3自然段的基礎上,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頂天立地)
過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盤古終于累倒了。
。ㄈ┏鍪驹~語:
飄動的云 隆隆的雷聲 遼闊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樹木 滋潤萬物的雨露
1.指名讀。
2.找出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出現的,是用來寫什么的?
師:盤古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他呼出的氣息--;
他發出的聲音--;
他的雙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膚--;
他的血液--;
他的汗水--;
他的汗水--。
同桌對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身化萬物)
3.交流發現,反饋:
。1)他的_______,變成了_______的_______。(舉例)
(2)句子前后有聯系。
(3)總分段式。
(4)并列句式!ㄗx讀,體會語調的變化。教師范讀)
【設計意圖:(通過排比句式的學習,了解了排比句的特點。在拓展想象說話中,更激起了學生對盤古的敬仰與贊嘆!
4.師:盤古臨死了還想著為人類造福,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
5.師:讓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這段中的“……”。請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盤古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請展開合理的想象,仔細思考,寫下來。
6.反饋交流。(四人小組合作展示,學著課文的樣子,先說“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師:面對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你想說什么?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來展示這美麗的畫面。(齊讀第五自然段)
指導朗讀:排比段讀出語調的高低。
7.師:面對這樣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我們不得不感謝:“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8.師:同學們,是盤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盤古,使萬物生靈生存繁衍;是盤古,使我們看到了花開的燦爛、日出的輝煌……這一切,全是因為:“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三、拓展延伸,體會精神
1.“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边@句話非常樸實,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深情;這句話甚至連感嘆號都沒有用,卻飽含著人類對盤古的無限敬仰與贊嘆。(師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2.課件出示盤古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師引讀。
3.指名復述這部分課文。(課件引導)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四、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課文,認識了盤古。千百年來,盤古已經逐漸積淀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在華夏熱土上,盤古文化不斷繁衍,傳播中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同學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查找有關盤古的資料。
2.布置作業:課后尋找其他的英雄神話,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識。
板書內容
12 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頂天立地
身化萬物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jī fū xuè yè wēi ɡuānɡ huǎn huǎn
( ) ( ) ( ) ( )
二、選字填空。
竭 遏 濁 燭
枯( ) 渾( )
三、根據課文填空。
只聽見一聲巨響,“_______”碎了。_________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__________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答案】
一、肌膚 血液 微光 緩緩
二、竭 濁
三、大雞蛋 輕而清 重而濁
教學反思
1.有效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變成什么”這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隨機摘錄了這一節中的優美的詞組,通過美讀,為下一環節學生仿寫“他的 ,變成了 。”一句話做了知識的鋪墊。
2.不足之處是把教學預設的環節漏掉了。課文第五自然段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的巨大變化,學生讀文后我問:“雨露的`后面有個省略號,你們知道它的秘密嗎?”讓學生由省略號引導到讓學生自己想象盤古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學生先自己思考寫一寫,然后小組里說一說,改一改,最后按序合成一段話。學生說得還算生動,但說好后我原先有個環節,讓學生把他們所寫的內容加到省略號里去,問他們這個省略號能不能去掉,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宇宙萬物是寫不完的,加進去后仍然不能省掉,但在教學時把這個環節忘掉了。
【教材分析】
《盤古開天地》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個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盤古簡介:
盤古,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辟地的神。盤古最早見于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后,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及《古小說鉤沈》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課后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看詞語,寫拼音。
隆重( ) 渾濁( ) 四肢( ) 竭力( )
二、給下列生字組詞。
遼( ) 微( ) 宙( ) 濁( )
緩( ) 宗( ) 竭( ) 丈( )
三、根據意思寫詞語。
1.形容草木長得繁密! ( 。
2.攙雜在一起,混雜! ( )
3.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偉。 ( )
4.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
四、給句子加標點。
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 )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 )
閱讀能力大提升
五、課文整體梳理。
這是一篇________故事。講述的是_____ 睡醒后發現一片_____,就拿起______劈開天地,從此,為人類創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
六、重點段落品析。
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上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1. 為什么說盤古用“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2.閱讀后回答。
(1)省略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試著寫出省略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盤古犧牲了自己創造了美麗的世界,你想對盤古說什么?
思維創新大拓展
七、想一想,說一說。
如果你擁有超能力,你會如何為人類做貢獻?
參考答案:
一、lónɡ zhònɡ hún zhuó sì zhī jié lì
二、遼寧 細微 宇宙 渾濁 緩慢 祖宗 竭力 一丈
三、茂盛 混沌 巍峨 精疲力竭
四、; ; , ……
五、神話 盤古 黑暗 斧子
六、1.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上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2.
(1)內容的省略;
(2)例如:他的頭發變成了小鳥;他的耳朵變成了山洞。
3.如:盤古,你真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七、略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記一次游戲習作,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游戲的樂趣,激發習作興趣。
2.引導學生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創造性地展開話題,在敘事中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按照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的順序把活動的過程寫以及自己當時的心情清楚。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創造性地展開話題,在敘事中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認真仔細地把游戲過程寫清楚的能力。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分鐘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都做過什么游戲?你怎樣介紹這個游戲?(指學生回答)
師:看來豐富多彩的游戲都是大家最喜歡的活動,有一位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樣喜歡游戲,他不僅在游戲中享受著快樂,還把游戲寫了下來,你們想看看嗎?
(屏幕出示)今天就讓我們來做一做,寫一寫這個游戲。(板書:記一次游戲)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有利于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們盡快搜集寫作的材料。】
新課教學()分鐘
二、學習范文,提煉寫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文,邊讀邊想:你覺得這個游戲怎么樣?
2.交流:
師:你認為這個游戲怎么樣?你是從哪些語句的描寫中感受到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
。1)游戲前你做哪些準備。
(2)在游戲中,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較深的是什么?
。3)游戲結束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ò鍟河螒蚯坝螒蛑杏螒蚝蟾惺埽
三、做游戲,提煉素材。
1.同學們現在你們想不想做游戲?好,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盲人敲鑼”。聽老師這么一說你心情怎么樣?
2.明確游戲規則。(站在起點先后,用布蒙住雙眼,手握鑼錘原地做左三圈,右轉三圈,然后向前直走去敲鑼,落發出聲響為勝,每人有兩次機會。)
3.誰愿意第一個做游戲?(準備好后提出要求:在感受快樂的同時,要用心觀察參加者和同學們的'表現。)
4.做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指導,讓學生明白游戲特點及具體要求,同時,通過口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
四、根據寫法,說游戲:
師:游戲進行到這里,剛才兩位同學做游戲,你認為誰做的有意思?回憶一下他當時是怎么做的,游戲過程中他有哪些表現?你自己的感受如何?想好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小組同學邊聽邊根據你的觀察給他補充,一會兒老師要看看誰說的最有意思。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個提綱。
4.交流提綱。
五、根據寫法,寫游戲:
1.再次強調寫法:剛才你們不但在游戲中感受著快樂,還把游戲中人物的表現觀察的那么細,那你們想不想把游戲寫下來,讓沒玩過的人分享一下,那就要向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既要把游戲過程寫完整,又要把游戲過程中人物的表現寫進去,既要寫做游戲的人的表現,又要寫同學們的表現。
2.起草作文,教師巡視。
3.分享草稿。
(1)想一想,應該怎樣做能保證自己一氣呵成的文章不會有錯別字,不會有不通順的地方?
。2)寫完作文要檢查。檢查的最好辦法就是朗讀,那么現在拿起你的大作大聲地給我們朗讀一下吧。如果在朗讀過程當中發現什么有問題的地方,那就改吧,直到你讀起來覺得很順暢,聽起來很舒服為止。還可以請同伴提提意見,然后再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設計“動筆練習”這個環節,能讓學生把理論運用到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六、分析小結:
這節習作課,我們學習了怎樣寫游戲,要抓住特點,詳略得當,做到中心突出,寫出真實感受。
板書設計
記一次游戲
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感受
教學反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好一篇文章,這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總結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
1.在導入環節,我便以談學生平時喜歡的游戲為話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游戲是學生最熟悉也是最喜歡的活動,所以上課時大家積極發言,興趣很濃,為以下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2.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尤其是在指導說游戲這一環節上,雖然這方面的意識很強,但還是不但沒有很好的落實這兩點,還占用了大部分時間,造成了后面寫作時間的不充足,我想,這除了與學生的語言積累有關外,重要的還是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差。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習寫一件事情,寫作方法。
2、記住記敘文的六要素。
3、調動多感官,敘述清楚,豐富表達的內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創造性地展開話題,在敘事中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把事情說清楚。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經歷過很多事情,但是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指學生回答)
師:這節課我們會通過“交流平臺”“初試身手”欄目,把你在生活中經歷的一件事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吧。(出示課件2)
。ò鍟航涣髌脚_ 初試身手)
二、回顧課文,受到啟發
。ò鍟赫乙幝桑
1、回顧我們本單元學過的課文,說一說,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說清楚。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寫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注意抓住細節,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進行描寫。(出示課件3)
◇我覺得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個長長的段落寫完,這樣,讓閱讀者感覺思維疲勞,讀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分段來寫。(出示課件4)
3、出示《風箏》課文插圖,教師小結:
寫作文選材要選擇貼近生活中的事情,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
4、出示《麻雀》課文插圖,教師小結:
作者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了下來,活靈活現的展現了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形。
5、讀了四個小朋友的話,你有什么發現?
(讀了四個小朋友說的話,我發現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說清楚。第一個小朋友和第二個小朋友交代了要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第三個小朋友總結了要合理安排記述順序;第四個小朋友講了要想把事情敘述清楚就要認真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想……)
三、交流表達,初試身手
【說一說】
1、讀一讀,找規律
師:讀了題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ㄎ抑肋@是要求我們看圖進行場面描述,看圖想象當時的情形,圖上的人在干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等)
2、練一練、學應用
。1)小組討論。
(2)交流匯報。
只聽見“砰”的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就像剛出膛的子彈一樣,飛快地向前沖。我們班的小剛同學大顯身手,勇往直前;其他幾個跑道的運動員則緊追不舍。拉拉隊員們則拼命地喊“加油、加油”。只見小剛就像一架加足馬力的戰車,越跑越有勁兒,越跑越快,沒等其它跑道的運動員追上來,就一陣旋風般最先到達了終點。
【寫一寫】
1、讀一讀,找規律:
師:讀了題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ㄎ抑肋@是要求我們認真觀察家人炒菜、擦玻璃、做家務的過程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用上表示動作的詞。)
2、練一練、學應用
(1)小組討論。
。2)交流匯報。
她先用牙簽把蝦仁背上的一根黑色的筋一個一個挑出來,接著把蝦仁在清水里洗干凈后,放在菜籮里將水瀝干,裝進碗里;然后她把黃酒、生粉、鹽、雞精和蛋清放入碗里與蝦仁一起攪拌均勻,放在一邊等待下鍋。(出示課件6)
一切準備就緒后,媽媽開始炒蝦仁。她先點著火,然后倒入適量的花生油,等油冒煙時,只聽見“哧啦”一聲,媽媽將蝦仁倒進鍋里翻炒,等蝦仁從原先伸展開的樣子變成頭尾相連的圓圈,從透明的顏色變成深紅色,像一個小紅球時,就說明蝦仁熟了,“炒蝦仁”的氣味香氣撲鼻,聞的我只咽口水,心想:好香啊!真想馬上嘗一口。這時,媽媽說:“可以出鍋裝盤了!眿寢尩倪@一句話,停止了我的想法,只看見媽媽在鍋里撒了一點蔥花后,就把又紅又嫩的蝦仁裝盤讓我端到餐廳去。(出示課件7)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各抒己見,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成果。
板書設計:
交流平臺 初試身手
找規律 說一說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體驗、感受生活,學會通過寫作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2.引導學生通過寫作感受家中的親情,讓學生們能夠健康成長。
3.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寫作素材,挖掘有價值的典型材料。
【過程與方法】
創設交流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寫作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家中的親情,讓學生們能夠健康成長。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真觀察家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寫出真情實感。
難點
發現并理解生活中親人的愛,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己的習作。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寫自己的家人。
2.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種動物比較像?什么地方像?
難點
真實感受該怎樣去表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動物,每個小動物也都有不同的個性,它們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態度、處事原則和人生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的家人最像哪種小動物吧。
二、明確要求,選擇內容
1.明確習作要求。
(1)學生自讀教材中的內容,了解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小組交流,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明確要求。
(4)總結與板書。
內容:我的一家人
要求:給家里的每個人都寫上一段。寫完以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確定內容。
(1)交流家人和哪種動物比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這個“動物園”里,你感覺怎么樣?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2)全班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確定寫的內容。(如果多數學生說的內容相似,教師要加以引導)
三、整理思路,點撥寫法
1.整理思路,擬寫提綱。
(1)你想怎樣寫,在腦海中列出一個框架,打算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啟發,取長補短。
(3)學生自己試著擬寫提綱。教師巡視指導。(強調:不要統一學生的思路,教師要鼓勵有新意的想法)
2.重點指導,點撥寫法。
(1)怎樣才能寫出家人的特點?
(2)指學生回答。在交流中明確: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進行描寫。
(3)要通過描述發生在人物身上的具體、生動的事情,來突出他們的個性與特點。
四、個性表達,下筆成文
1.學生動筆寫作,教師巡視,提醒學生給自己的習作起個新穎的名字。
2.教師巡視中做個別指導或疑難解答。
板書設計:
小小“動物園”
明確要求→交流素材→下筆成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習作要求進行互評互改、自評自改,使文章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2.引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根據習作要求進行互評互改、自評自改,使文章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難點
能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寫出家人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回顧要求,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進行了習作指導,同學們也已經完成了習作。下面我們來回憶一下習作要求,根據習作要求,進一步完善習作。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習作要求。
二、互評互改,完善習作
1.集體評改,回顧方法。
(1)回顧修改習作的方法,全班交流。
(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放到投影儀上,全班同學針對習作提出修改意見。(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方式去修改。還要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2.自讀自改,完成習作。
(1)自讀習作,沒完成的接著寫完整。
(2)讀自己的習作,按照習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3)教師巡視指導修改情況。
3.互評互改,完善習作。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議。
(2)教師巡視指導,強調寫作重點,評價事例是否具體,表達情感是否真摯。
三、再次交流,布置作業
1.指名讀修改后的習作,引導學生交流改后的感受。
2.布置作業。
回家后,將習作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暮、吟、瑟”等7個生字,會寫“暮、吟、題”等13個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3.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題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
(1)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2)萬物都自己的優缺點。
4.背誦古詩。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1.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系。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
。1)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2)萬物都自己的優缺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3.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導入( )分鐘
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
我們在低年級曾學過一首詩《草》,記得嗎?
。◣熒R背《草》)
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
我們今天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
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出示課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簡介)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古詩的語言美!
新課教學( )分鐘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暮、吟”
2.學習會寫字
“暮、吟”
指導書寫:“暮”的中間一橫要長一些;“吟”的最后一筆不是點。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詩文內容,掃除學習詩文中的障礙!
3.理解題意
三、再讀詩文,探究詩意
1.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寫下這首詩,通過課前的預習,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指名說題目的意思)
2.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生聽課件中范讀)
3.師:現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合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熒餐獯稹皻堦枴薄颁仭薄吧钡茸。)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ㄖ该f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過渡語:下因為江邊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覺已到夜晚。
6.指導學習三、四兩句。
這兩句描寫了江邊的哪些景色?
詩人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板書:露水 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連用了兩個比喻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詩中還用哪個詞來形容?(可憐)
可憐是什么意思?(可愛)(板書:景色美麗)
【設計意圖:有序的問題引導,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進入詩中,逐層深入地積累知識!
7.指導朗讀三、四兩句。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奏,我們根據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ㄉ泄澴嗟乩首x古詩)
四、配樂朗讀,升華情感
1.指導配樂朗讀。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ㄉ錁防首x)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詩的意境,并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
2.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ㄖ该f感受)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你能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做一首新詩,或畫一兩幅簡筆畫嗎?兩樣選擇一個來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展示,提升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內容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麗
課堂作業新設計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后畫“√”。
日暮( mǔ mù) 吟誦(yín rén ) 瑟瑟 (sè bì)
二、辨字組詞。
幕( ) 吟( ) 似( )
暮( ) 拎( ) 擬( )
三、理解詩句。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mù√ yín√ sè √
二、屏幕 日暮 吟誦 拎水 似乎 擬人
三、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字詞。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寫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并說說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的“巧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兩首現代詩,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課文最前面有一段#教案# 導語,通過#教案# 導語我們就知道學習這兩首詩歌的方法了。誰來給我們讀讀。(學生個別讀)
2.這段#教案# 導語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書:讀詩歌,說景物,想畫面。
3.接下來,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讀讀兩首詩,我們先讀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學習第一首。
。ㄒ唬┳x出節奏
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學生自讀,指名朗讀)
教學提示:
、僬,盡(jǐn)管、蘆葦(wěi)。
、谟迷姾途渥拥牟煌虐鎸Ρ冉虒W,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現代詩歌分行的特點,并通過朗讀,讀出詩歌的節奏。
2.齊讀詩歌。
。ǘ┫胂螽嬅
1.多美的朗讀,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此時此刻正在江邊欣賞著這幅美景,再仔細瞧瞧,這畫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
教學提示:
、賹W生自讀中發現景物:鳥兒、斜陽、江上、蘆葦,老師板畫江上、蘆葦、鳥兒。
、趯W生借助教具“太陽”板貼,嘗試結合詩歌意思將斜陽放在畫面的適當之處。學生在板貼中,感受斜陽漸漸西沉,時間緩緩推移。
2.想象畫面,讀出詩歌的意境。
。ㄈ└形蚯伤
1.有人說,一首好詩一定有詩人巧妙的構思,從古至今,詩都很強調構思,這首詩中你發現詩人的巧思了嗎?
教學提示:
、俑形颉榜W”字的巧思。倦鳥歸巢、夕陽西下,這本來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過的'景象,可是作者卻說它是馱著斜陽回去,把原本看似沒有關聯的事物聯系到了一起,這就是詩人的巧思。
、诟形颉暗簟弊值那伤。夕陽灑在江面上,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詩人筆下,這一切似乎是鳥兒帶來的。
、鄹惺堋皧y成紅顏”的巧思。這白頭蒼蒼的蘆葦,因為這夕陽的映照,似乎被打扮成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多么奇妙的巧思呀。
2.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充滿詩意的畫面中。(配樂學生朗讀)
3.讓我們輕輕閉上雙眼,夕陽西下,倦鳥歸林,江水瑟瑟……讓我們想象這樣的畫面聽同學讀,讓我們一起背一背,把這樣的畫面印在腦中,記在心里。配樂背誦全詩。
三、自學第二首詩歌。
1.出示自學要求:
、僬堄谩白x詩歌、說景物、想畫面、悟巧思”四個方法自學《花牛歌》,在學習單上完成自評。
、谕篮献鳎涣髯詫W情況并相互評價。
2.學生根據自學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花牛歌》。教師提示學生,“悟巧思”為挑戰要求,可選擇完成。
3.師生、生生結合自學情況展開交流。
教學提示:
①說景物。結合畫面理解“剪秋蘿”。辨別“小尾巴”是不是景物。
、谙氘嬅妗=Y合語句想象花牛的自由自在,悠閑自樂。
、畚蚯伤。感受詩歌反復的手法。根據學生的讀悟情況,機動引導學生感受“霸占”“偷渡”中巧妙的構思。
4.配樂朗讀、背誦詩歌。
四、小結。
當我們再讀到現代詩的時候,可以用“讀詩歌、說景物、想畫面、悟巧思”的方法自己嘗試學一學。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均、柄、蝸”等5個生字,會寫“操、占、嫩”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3.通過對“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學習,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分鐘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剛看到課文題目,你或許認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實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板書: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一種攀爬在墻壁上的供觀賞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錦、常春藤、屬葡萄科。高攀的落葉藤本植物,卷須前端有吸盤。夏季開花,花蕊小,黃綠色。產于我國各地,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莖和根可以入藥。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
新課教學( )分鐘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
。1)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a.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均、柄、蝸、曲、萎”“曲”是多音字,讀qǔ和qū;“萎”是上形下聲。
b.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舒、、順、均、疊、隙、莖、柄、萎、瞧、固”
指導書寫:“操”的最后一筆捺要舒展;“嫩”三部分都要窄長,束字中間是一扁口、不要寫成下框、末筆捺變為一點;“均”的最后一筆是提;“疊” 上窄下寬,中間是冖、橫要長、上邊沒點,且字稍扁、里邊是兩橫; “隙” 右邊三部分要扁,上邊小字中間一豎不帶鉤,下邊小字豎要帶鉤;“瞧” 筆畫多要寫緊湊,目字要窄,右上邊有一點、下邊是四橫不能少。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2)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么?
2.檢查交流:
(1)請學生自薦領讀詞語。
嫩綠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拂過
葉柄 緊貼 蛟龍 枯萎 牢固 蝸牛
。2)交流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步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爬山虎的生長位置。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主要講爬山虎腳的特點,具體寫了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歸納總結,從而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內容!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
1.全班齊讀,思考:這兩句話從哪些方面介紹了爬山虎?
2.填空。
爬山虎生長的特殊環境是____________。
爬山虎生長的特點是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四、課堂小結,留有思考
今天,我們了解了爬山虎生長的特殊位“墻”。爬山虎是爬墻成片生長的,那么它是怎樣爬墻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回味全文,提出問題,為深入學習課文做準備!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后面畫“√”。
蝸牛(wō wò ) 均勻(jùn jūn ) 枯萎 (wéi wěi )
二、看拼音寫漢字。
cāo chǎnɡ shū fu láo ɡù nèn yè
。 ) ( ) ( ) ( )
三、按要求寫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1.(近義詞)彎曲-- 牢固--
2.(反義詞)均勻-- 引人注意--
【答案】
一、wō√ jūn√ wěi√
二、操場 舒服 牢固 嫩葉
三、
1.崎嶇 堅固
2.雜亂 視而不見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材說明:
這首詩是作者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暢游廬山時,書寫在廬山西林寺墻壁上的。作者通過寫觀察廬山的各種不同感受,提示出一個帶有哲理性的問題。尤其是后兩句詩歷來為人們贊賞。因為作者在人們十分熟悉、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巧妙地說出了一個“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特別是這個道理一經作者用詩的形象語言說出,就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是訓練學生欣賞美,感悟美,以及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的好教材。
課前準備:
。1)師生收集有關這首詩的資料。
(2)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1、會本課生字,理解“識”,“緣”,“真面目”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默寫本詩。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和一個地方有關。江西,我們班有哪些同學是來自江西的?江西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廬山。多媒體欣賞廬山風光。
二、讀題、解題。
廬山的出名不光是因為它秀美的風光,還因為一首詩。大家知道是哪首詩嗎?引出試題,齊讀課題。結合書下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題”“西林”的意思。
三、簡介作者蘇軾及寫作背景
1、有關蘇軾的自然情況及寫作風格。
2、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及廬山的有關情況。
3、教師講述蘇軾少年時代“發奮識盡天下字,立志讀遍人間書”的軼聞趣事。
四、初讀課文,感知美
師:通過匯報資料,相信你們對作者蘇軾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寫的這首《題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為什么仍被歷代的人們所喜愛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研究的。
1、學生自由反復讀古詩。說說詩中的廬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讀后談感受,初步感知廬山的美。
五、朗讀展示,感悟美
。ㄒ唬┱垖W生朗讀這首詩。示范朗讀。
。ǘ┙涣鞯谝弧⒍性娋
1、學生匯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結合“橫看”和“側看”的'不同感受,讓學生發揮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廬山的“嶺”和“峰”是什么樣子的,感悟廬山的美。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這兩句詩,讀出廬山的不同姿態。
4、引導學生發現這兩句中三組反義詞(橫----側,遠----近,高----低)的運用,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ǘ┙涣鞯谌、四行詩句。
1、學生自由表達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針對學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難,結合辭海中的義項,幫助學生選擇“只”“緣”在詩中的正確意思。
3、結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討論: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從而幫助學生體味詩所蘊含的道理。
4、引發創造。引導學生像詩人那樣用詩句說明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5、說一說:聯系實際并結合詩中所表達的哲理,說說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看人、看事、看問題呢?
6、朗讀第三、四行詩句。
六、個性誦讀,表達美
1、教師語言激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蘇軾,看到廬山峰巒奇麗,云霧繚繞,山中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樣?怎樣讀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組內交流體會。
3、引導學生談感受,結合感受進行個性化朗讀。
4、教師示范讀
5、學生再讀,讀出詩的韻味。最后齊聲吟誦。
七、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聯系盲人摸象、《畫楊桃》,加深對詩句所揭示哲理的理解。
2、出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09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6-14
【經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6-14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8-07
(精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8-07
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07-16
[經典]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07-16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06-14
[必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7-03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經典15篇】08-07